• 155阅读
  • 0回复

科技配伍中药免煎——访江阴市天江集团公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教兴国神州行

  科技配伍中药免煎
  ——访江阴市天江集团公司
  本报记者陈祖甲
  来到江阴市天江集团公司之前,我心里带着一个疑团:天江集团是去年新定的国家级重点高技术企业,他们是怎么走上这条道路的?
  到了江阴,听说天江集团的前身是家校办印刷厂。于是,加大了我的疑团:他们是怎么改的行,从事制药了呢?
  天江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志宏的一席话,解开了我的疑团。
  李志宏说,天江公司在1989年时还是一家校办印刷厂。那时长城彩印厂经济效益不菲。在发展过程中,长城彩印厂的领导深感竞争对手多,为在市场上站住脚,他们考虑战略转移。也许是受江阴在清代有“中医之邦”美称的启迪,他们选择了制药行业。
  为大众熟悉的是,饮服中药都需经过药材的配伍、煎煮,质量缺乏监测。病人家属为熬煎中药而费工费心,深感诸多不便,埋怨为“慢郎中,急临床”。
  据调查统计,中医成药与中药饮片的销售比例,从70年代的3∶7,到目前变为7∶3。市场需要中医药的炮制和剂型的改制。中药讲究特殊性,李志宏说:“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一病一服药。我们保持中药的特色,运用现代的制备工艺、分析仪器和包装是可以做到的。”
  李志宏还说,“我当时带着一股子气。为什么国外已经有浓缩的中药,中国就不能搞呢?”他有个“橄榄球理论”。橄榄球既像足球,又像篮球。那么制作中药,也可以坚持中药汤药服用方便的长处,又改变制成中成药的处方不变的短处;既具有灵活配伍,对症下药的特点,又避免煎煮的麻烦。于是,天江的“免煎中药”顺应改革开放、公众生活节奏加快的潮流,以崭新的形式被设计出来了,由长城彩印厂和江阴天江制药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天江集团公司也成立了。当时,有人对“免煎中药”的设计提出异议。李志宏、周嘉琳等认为,现在哪个行业不竞争,办事有30%的把握,就要敢于冒风险,如要取得自己的风格,就要投入科技,略有超前,领先一步。
  他们的设计得到国家的支持。1993年列入星火计划;国家卫生部批准其为我国第一家中药饮片改革试点单位;1994年进入火炬计划;1996年被列入国家经贸委的“双加工程”;去年又被列进国家级重点高技术企业的名单。
  天江的“免煎中药”有其独到的长处:药材的利用率高;包装清洁卫生,计量准确;体积小,仓储方便,不易虫蛀霉变;药效稳定,免煎易服。目前天江“免煎中药”主要供医院临床应用。上海、江苏、浙江等15个省市200多家医疗机构已经使用2000多万人次。如今天江生产“免煎中药”,容易计量,再由电脑自动化控制,不仅计量准确,而且为今后中医大夫甩掉纸笔,用电脑开处方创造了条件。
  从天江公司的实践,记者看到了中医中药与高科技结合的新路子,看到了中医药业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美好前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