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铁路春运“句号”圆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7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铁路春运“句号”圆满
  本报记者 江世杰
  从2月1日到3月12日,中国铁路近200万运输职工,艰苦奋战40天,安全发送旅客1.23亿人次,终于为春节旅客运输,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圆满”二字,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一是运输秩序好,“峰”高不显峰。春运本来是四股客流(探亲流、民工流、学生流、旅游流)在短时间内的交汇、叠加,与往年相比,今年客流高峰来得早,涨得猛,而且居高不下。2月份,全路日均发送旅客数和日均发送直通旅客数,都大大超过去年同期,其中22日发送旅客421.84万人次,26日直通旅客发送量达130.96万人次,双双创造了铁路春运史上的最高纪录。但无论是在民工流源头的重庆、成都,还是探亲流、学生流集中的广州、北京、上海,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客流积压滞留,实现了忙而不乱,平稳有序。
  二是安全正点好,运输质量高。春运40天,全路在增开了6482列临时客车的情况下,客车始发正点率达到99.8%,运行正点率达到99.2%,到达正点率为97.5%,客车正点水平不仅没有下降,甚至比平时还高,这也是历年春运所没有过的。
  三是经济效益好,客货双丰收。货物运输保持了增长势头,比去年同期多运800多万吨。春运40天,全路运输收入总计完成111.7亿元,比去年增加15.6亿元,增长率为18%。
  “有序驾驶”、“走向成熟”、“从容应对”、“灵活自如”,这是一些地方领导人检查指导今年铁路春运时给予的评价。那么,这巨大的进步从何而来?
  记者日前采访了铁道部主管运输工作的副部长刘志军。他认为,今年春运新气象的产生,是近年来我国铁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自然结果,是全路干部职工掌握规律、尊重科学、从春运“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一次成功实践。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搞好今年春运的巨大动力。多年来,“别人过年,铁路过关”的顺口溜,在铁路部门广为流传,许多干部职工认为,铁路运输能力满足不了春运的巨大需求,但又不得不承担这项事关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因而总是感到勉强、被动。现在,铁道部对各铁路局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扭亏增盈的指标分解到了每一个站、段、列车以至每一个岗位,因而“怕春运”变成了“盼春运”,都把春运看做是显示竞争实力、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增运增收的一次大好机会。思想通了,观念变了,工作就主动积极了。例如,过去普遍怕增开临时客车,认为是一种额外负担;现在是争着抢着开临客,自己的“车底”不够用,就请铁道部运输指挥中心出面协调。据了解,对14个铁路局中的绝大多数来说,今年是增开临时客车最多的一年,总数达到6482列。
  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运输装备和技术的现代化,为搞好今年春运创造了物质条件。近几年京九铁路、南昆铁路、浙赣复线的建成,以及京广、湘黔等干线电气化工程的陆续投产,使去年10月1日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时增加了140多对客车,再加上全面提速时对线路、道岔、桥梁、道口、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的更新改造、提高档次,这就为今年春运大幅度提升运输能力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单是一条京九铁路,就运行客车27对,大大缓解了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特别是全路504个大站实现了计算机售票,不仅大大提高了售票速度,还可进行网上订票、电话订票,减少了旅客买票的排队现象。
  铁路春运逐渐走向成熟,究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各级领导组织指挥水平的提高。一是把往年“以客为主,客货兼顾”的春运总方针,修改为“南客北货,客货兼顾”。为此,铁道部赶在春运前将南方各铁路局的3万来辆货车调往北方各局,此举不仅保证北方各局能有大量货车运货,使货运量比去年同期增加800多万吨;更主要的是腾出南方被货车占用的线路,以便需要时增开客车。二是在春运能力安排上,提出了“图定能力用足,重点地区必保,应急安排有备”的原则,分三个层次安排了图定直通临客、图定预备线、图外预备线共83对列车;三是继续采用前两年采用过的“适度屯兵”的战略。节前将20组车底、节后将39组车底存放于客流集中地区,以备随时调用,发挥“运输突击队”的作用。这种“运力围绕客流转”的战略部署,加上铁道部党组成员亲赴重点地区直接指挥、调度,保证了今年春运“安全、有序、平稳、效益”目标的实现。
  “铁路春运年年忙”,但愿“明年更比今年强”。(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秩序井然的上海火车站。
  新华社记者 陈飞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