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名不符实的松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2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名不符实的松绑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张仓吉
  1月5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又宣布了几项放松对古巴制裁和适当放宽对美古两国民间交往限制的新措施。这是克林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第二次作出放松对古巴的经济制裁的决定。美国对古制裁是不是真的放松了呢?
  众所周知去年3月20日,克林顿曾宣布过4项放松对古制裁措施。但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放松制裁仍是一纸空文。例如,美国去年宣布的措施中包括“加快向古巴出口药品的审批过程”,但美国至今没有向古巴出售过一片阿斯匹林。这次美国又宣布允许向古巴私营部门和宗教团体出售农产品,但古巴能有几家私营企业和多少宗教团体可做粮食生意?因此,这次的放松很可能同样流于形式。
  美国从1962年开始对古巴实行全面经济和金融封锁,禁止任何古巴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口,禁止向古出口包括食品、药品、种子、石油在内的任何美国产品,至少给古巴造成了6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古对立的依据和条件不复存在,美国非但没有取消对古制裁和封锁,相反在90年代相继出台了旨在加强对古封锁的“托里切利法”和“赫尔姆斯—伯顿法”,意欲连带制裁与古巴进行正常经贸往来和投资的国家,甚至规定对停靠过古巴港口的船只,6个月内禁止停靠美国港口。克林顿新宣布的几项措施与美国严厉的制裁和封锁政策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不足挂齿。
  从克林顿宣布的新措施看,其真实意图并不是要放松对古制裁,而是寻求采用新手段,促使古巴实现所谓“民主过渡”。比如,美国过去限定只有古裔可向其国内亲属汇款,而现在放宽到所有美国公民都可以向任何古巴个人或某些非政府机构汇款。此举实际上为向古巴国内持不同政见者提供经济支持大开方便之门。
  当前,国际社会要求美国改变长期敌视古巴政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从1992年起,联合国大会连续7次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明确要求美国解除对古封锁。克林顿两次宣布放松对古制裁,不过是“顺水人情”,只是部分停止实施1996年2月美国对古巴击落美国飞机后采取的报复性措施,美国制裁和封锁古巴的政策并没有实质性改变。日前,美国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说得十分清楚,“取消对古巴的封锁意味着修改美国的法律,在目前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尚未考虑这一问题”。
  正因为如此,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阿拉尔孔8日发表电视讲话,拒绝接受克林顿的“新年礼物”,同时抨击美国宣布的新措施“没有任何新意”,其真实意图是“欺骗世界人民”,“缓和世界各国对美国长期封锁古巴的批评”。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将社会主义古巴视作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从雇佣军武装入侵到以核武器相威胁,从破坏、暗杀到公开资助古国内外反古势力,目的只有一个:搞垮古巴现政权。克林顿在宣布新措施的同时,仍明确宣布将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反对古巴现政权的广播和电视节目,在拉美和欧洲开展新的外交努力,继续对古巴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古巴“进行变革”。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对此也直言不讳:“采取上述这些措施,并不表明美国将改善与古巴政府的关系。”由此不难看出,美国目前并无意与古巴改善关系。就在克林顿宣布新措施的前一天,白宫还拒绝了去年底部分国会议员提出的成立民主和共和两党委员会,重新审查和评估美国封锁古巴政策的建议。
  此间舆论认为,尽管克林顿两次宣布放松对古制裁,美国以古为敌、封锁古巴的政策没有改变,美国对古政策近期内也不会有大的调整。
  (本报墨西哥城1月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