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丢“铁饭碗” 捧“金饭碗”——记一个下岗职工组成的土地开发复垦专业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8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丢“铁饭碗” 捧“金饭碗”
  ——记一个下岗职工组成的土地开发复垦专业队
  □赵晓东
  2月6日,山西省阳泉市郊李荫路开发建设用地的工地上,挖掘机、推土机来回穿梭,十几个人干得热气腾腾。“阳泉市郊区土地管理局”和“开发复垦专业队”的两面红旗迎风飘舞,格外醒目……
  “下岗职工优先聘用”
  1997年10月,曹玉林由阳泉市郊区行政办主任调任该区土地管理局局长。当地人均耕地只有0.73亩的严峻现实令他担忧:如何充分利用土地后备资源,大胆探索职能部门开发复垦土地的新途径?
  成立一支专业队伍,通过机械化施工来提高开发复垦的效率。新的思路,催生了现在的这个土地开发复垦专业队。自筹资金,购置机械。人员从哪里来?曹玉林想到了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
  作为煤炭重工业城市的阳泉,国有企业多,技术工人多,下岗职工也多。他们除了原有的一技之长,别无其他谋生之道。“下岗职工优先聘用”的广告,犹如滚烫的火星,一下子点燃了许多下岗职工的希望。
  他们特别能战斗
  据复垦队队长孙清介绍,专业队招聘的24名工人中,有20人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他们不仅年富力强,技术熟练,而且干活再苦再累也没有怨言。
  东垴村,一片七零八碎的山谷沟崖,土地开发施工现场只有山,没有水,更没有电。专业队成立后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啃下这块硬骨头。为了赶在冬季第一场雪之前完工,开发复垦队每天从早6时干到晚10时。仅仅28天,东垴村祖祖辈辈企盼的“高山出平原”的奇迹便成为现实。
  从去年10月下旬起到现在,专业队成立仅4个多月,已经完成两项大工程,开发土地约500亩。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曹玉林算了一笔账:过去这里开发复垦1亩地,平均需投资1万元,其中租用机械投资占到70%以上。由自己的专业队来干,平均每亩只需花4000元,每亩开发费用减少60%。如果将每年开发复垦的耕地投入耕种,年复一年,滚动发展,必定能够实现本地区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这还是保守的估算。”曹玉林微笑地说,“随着当地废弃矿的增加,土地开发复垦的潜力很大,土地开发复垦专业队有的是活儿干。”
  另一笔账就不是用数字可以简单测算的,那就是社会效益。且不说土地开发复垦专业队受到农村和厂矿企业的热烈欢迎,已出现活儿多人少、供不应求的局面。单是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再就业难题这件事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又有100多人报名申请加入开发复垦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