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沙地中的生态经济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8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 村中事

  沙地中的生态经济圈
  □谭明
  希日莫老汉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他10年前那一镢头不仅刨出了全家人生活的希望,而且竟然还刨出了一种被称为“希日莫模式”的生态经济圈。这种模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沁沙地的治理上屡建奇功,还引得国家领导人及中外专家、记者前去参观、采访。当时希日莫所在的奈曼旗白云塔拉自然村已受到风沙的严重威胁,全村20多户人家大多外迁,只剩下最后的6家。
  所谓“生态经济圈”,即以一户人家为单位,在100至几百亩的沙地范围内,四周种植防风林网,中间打机井(当地的水位较高),然后种庄稼种草。秸秆除用作燃料,又可喂牛养羊,牲畜粪便则可以肥田。不出几年,“生态经济圈”里的沙地中有机质不断增加,地力提高,农牧民们安居乐业,大片沙地被改造成良田和牧场。
  哲里木盟林业局局长苑国城是位与沙子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老治沙”。他说,历史上科尔沁是个植被繁茂的大草原。近30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又因为片面强调以粮为纲,乱垦乱牧,使草原大面积沙化。1978年,具有世界影响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哲里木盟蒙汉等族300万群众以巨大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对全盟近5000万亩沙地进行了不懈的治理。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治理办法就是广泛、持续地种草植树。
  为了建设希日莫所在的奈曼旗兴隆沼林场,许许多多如希日莫这样的普通农牧民,吃大苦,流大汗,靠政府,靠科学,终于在科尔沁沙地的腹地创造出变“沙进人退”为“人进沙退”的生态奇迹。如今,兴隆沼林场从初创时的4棵树,发展到具有80万亩林地面积的现代化林场。就全盟而言,这样的“生态经济圈”总数已达2万多个。几万农牧民的基本生活因此得以解决,其生态效益更是无法估量。
  尽管由于历史上的欠账太多,哲里木盟至今仍有2800万亩沙地和1000万亩盐碱地亟待治理,但这里的干部、群众对于在国家的帮助下,继续改善生态环境充满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