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贵在经常难在经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2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贵在经常难在经常
  郭振
  经常性工作,是相对于重点性、突击性工作而言的。一个单位,一年内不抓一件或几件重点性工作,不拿出一个或几个“拳头产品”,往往被视为“政绩平平”。但是,那些大量的、具体的、日复一日进行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如果做不好,出了闪失,造成的影响或许比抓好一项或几项重点性、突击性工作大得多。所以,从做好工作的角度看,可以说贵在经常,难在经常。
  经常性工作为什么“贵”?不是说它比重点性、突击性的工作更重要,而是说它是一切工作的基础,非抓好不可。重点性、突击性工作见效快、影响大,领导比较重视,群众易于理解;而经常性工作,相对而言少了些“轰动效应”,不大引人注意,容易麻痹松懈。经常性工作为什么“难”?不是说它比重点性、突击性工作更难做,而是从另一角度看,它是一种时时、处处、事事都要做好的工作,需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的努力,需要使实劲、韧劲、细劲,需要长年累月的坚持,这确实是难之又难的。
  经常性工作就是基础性工作,这样的工作做不好,存在漏洞,发生疏忽,往往是引发事故、造成损失的开始。据有关书籍介绍,“泰坦尼克号”巨轮沉没前发出的呼救信号,远方多艘轮船都收到,唯独离它最近、最有营救条件的“加利福尼亚号”一无所知。原因是“加利福尼亚号”的报务员在未完成向附近轮船发出冰情警报任务的情况下关机睡觉,失去了前往营救的机会。其中的教训不能不令人深思。近几年一些地方发生的几起造成严重损失的火灾,查其原因,大多也是出在对经常性工作的疏忽上。看来,“责任重于泰山”不落实到经常性的具体工作上,是无济于事的。
  做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责任,也是一项重要的领导方法。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呢?
  一是戒浮去躁,坚持严谨扎实、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心思不在本单位的正常工作上,而是整天琢磨速效的“强项”、“特色”、“拳头”,甚至沽名钓誉,大搞“形象工程”,缺乏深入扎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那些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却常常被他们忽略了。
  二是正确处理“基础”与“拳头”的关系。一个平时学习成绩一般的高中生,想考上名牌大学,实现“金榜题名”的梦想;一个平时训练成绩平平的运动员,想在全国和世界赛场上“一举夺魁”,赢得荣誉,这些都是不大可能做到的。同样,一个单位的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做不好,要突“重点”、出“拳头”,也会力不从心,难以奏效。“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传世之言值得记取和深思。不强基固本,积少成多,逐步提高,岂能一步登天?
  三是在落实规章制度上下功夫,严明职责。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复性的东西比较多。一个单位的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想全局、抓大事是应该的。我们说领导干部要重视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把工作做深做细,也决不是要求他们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关键是要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做到人抓制度,制度管人,按级治理,层层负责。
  一个单位的工作,就像一部交响乐,既有昂扬激越的高潮,又有平远悠长的和音,只有做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才能使这部交响乐有声有色,高潮迭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