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纪念刘少奇研究刘少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2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纪念刘少奇研究刘少奇
  中央党校
  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共铁道部党校不久前在京举行“刘少奇党建思想学术研讨会”,对刘少奇党建思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与会代表认为,刘少奇党建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刘少奇在注重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加强党的理论武装和党员个人修养,并于1939年7月首次提出共产党员修养问题。有代表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从宏观上基本解决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问题,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则从微观上深入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许多具体问题。
  与会代表认为,学习和研究刘少奇党建思想对推动和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及党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党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忽视理论学习、放松思想改造和不能正确开展党内批评造成的。有代表提出,我们党担负着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注重理论学习和思想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段若鹏)
  农业部
  前不久,农业部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举办“刘少奇与农村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部、中央党校的有关专家学者就中国农业机械化、合作社等农村经济问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
  与会专家学者缅怀了刘少奇主持制定土地改革的重要文献《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及在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农村供销合作和生产合作、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发展农村工业的探索等方面所作的贡献。
  会议围绕农业合作化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会者认为,刘少奇的合作经济思想符合我国的国情,而且在很多方面也与当今国际合作运动的普遍原则和实践相接近。有的学者提出,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党内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重点发展生产合作,一种思路是刘少奇等人主张的先发展供销合作,通过组织供销合作引导农民组织生产合作。刘少奇对山西合作问题的批语,有重大的意义,但目标还是苏联的集体农庄。有的学者提出,苏联在农业合作化上经历了渐进过程,而我国由于获取的信息不全,把集体农庄作为追求的模式。改革开放使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这就是土地公有+农民家庭承包经营。(董建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