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治山看邢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2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热线

  治山看邢台
王殿银王彦青周宝战
  编者按:大山,似乎总与贫穷相伴;我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带,大都分布在各大山区。山区之所以受穷,除了偏僻闭塞、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山荒岭秃,生态环境恶劣,这是阻碍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最大的“绊脚石”。
  河北邢台市为加快太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其中最可宝贵的经验,在于他们始终坚持开发与治理并举,从而走上了一条生态与经济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之路。
  山绿则民富,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关键在真抓,核心在实干,真抓实干,就大有希望。
  治山先放活政策
  邢台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区面积3657.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3。
  这里曾是全国下放“四荒”较早的地方。多年来,邢台市在山区建设中坚持一手抓开发,一手抓治理,使“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由荒开始变绿,百姓由穷开始变富。
  去年,邢台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区建设的决定,所辖4个山区县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更加开放的优惠政策,将“四荒”承包期和使用权由过去的30年延长到50年至70年。允许农民承包、租赁、购买;也允许外地客商跨地区、跨行业承包、租赁、购买或实行股份制合作;鼓励城市下岗职工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上山开发;提倡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进行规模性开发。为赋予承包者长期而又有保障的山场使用权,地方还制定法律法规,实行依法保护,允许继承、转让和出租。
  这一政策的出台,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山区农民把多年积攒下来的资金拿出购买荒山。城市的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下岗职工纷纷向山区走来,全市已有300多名国家干部和下岗职工到山里承包、租赁或购买荒山,进行“二次创业”。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和机关团体向山区走来,购山租山兴办绿色产业。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客商和专家争相来这里进行投资或技术合作。目前,全市已下放“四荒”72万亩,引进外资1517.163万美元,引进国内资金2.7亿元,兴办“三资”企业25家。
  请科技进山入户
  十几年前,邢台县前南峪村党支部书记郭成志肩负着乡亲的重托和希望,走出大山,把科技请进了山沟,创造出闻名全国的前南峪生态经济沟模式,使全村8300亩山场全部绿化,被称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荣获联合国环境建设“全球500佳”提名奖。放山还要放活科技政策,吸引更多的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上山,让“第一生产力”在山上开花、结果,如今成了邢台市上下的共识。
  下放“四荒”后,老百姓纷纷到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请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来村里当“官”。内邱县岗底村从河北农业大学请来李保国副教授,担任村里的村委副主任。李保国每年在村上至少要住上150天,村里的沟沟坎坎都留下他的身影。在他的指导下,岗底村治理山场8000亩,栽植各种果树11万多株,并创出“富岗”牌优质无虫害苹果等系列果品。1997年仅有569人的岗底村工农业总产值已达2100万元,人均收入2600元。
  如今,与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攀亲结友已成时尚。近两年来,西部山区与全国50家院校及科研院所近百名的科技人员建立长期联系,引进各类技术人才1755人次。为鼓励科技人员献身山区建设,邢台县还设立了县长特别奖,对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山区的科技开发也为山区培养了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力量,其中,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技术人员达2500多人。
  高新技术项目也在山区安家落户。由德国EZE组织无偿援助项目———内邱县脱贫发展实验区,已圆满完成为期三年的一期工程;邢台县承担的中澳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小流域治理与畜牧生产”,已引进了一批现代设备和优良林果品种;中日政府科技合作项目“太行山农业综合开发调查”,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从大山走向市场
  1998年9月29日至10月1日,邢台县在邢台市区成功地举办了首届果品展销会。直销干鲜果品90万公斤,订销910万公斤,约占全县年产量的1/5。大山终于挺直了腰杆走到市场面前,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富有和丰采。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深入,邢台市委、市政府越来越注重将山区开发和治理锁定在产业化的链条上,积极探索公司加农户、基地联市场的山区产业化道路。靠基地培育产业发展,板栗、红富士苹果、柿子、大枣、核桃、养鸡等七大基地形成优势产业;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邢东板材市场年创产值14亿元,邢台日历有限公司与新加坡新达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果汁浓缩饮料项目,年生产能力1400吨,年加工鲜果1167吨;靠销售促进产业发展,建立起北京、武汉、长沙、邵阳、郴州、上海浦东以干鲜果为主的销售网络;靠名牌支撑产业发展,富岗苹果、太行板栗、邢台栗蘑、临城红枣等10多个品牌都已成为省优质产品。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