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花钱做广告送票上家门 “铁老大”变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2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透视

  花钱做广告送票上家门
  “铁老大”变脸
  本报记者杜若原
  舒舒服服地睡一晚,待睁开眼已到了北京、西安、广州、深圳的高楼大厦间……将乘坐火车的这份感觉传导到大街小巷,传导给全社会,武汉铁路分局运用的是铁路还不大熟悉的手段——花钱做广告,直面市场推销自我。
  1998年10月1日全国铁路实施新的铁路运营图,列车自去年4月提速后再次提速。对普通乘客而言,此举只是坐车速度更快了;而对铁路来说,意义却非同一般:它是铁路在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中,再一次找到并凸现自己的优势,是铁路产品结构的一次战略性调整。
  武汉北至北京,南达广州,东去上海,西抵西安,均在1500公里范围内,是铁路、公路、民航争抢客货源的重要战场。这次提速,武铁分局新增了8对始发列车,愈益彰显了武铁分局在全路运输格局中的地位。分局领导班子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抓住列车提速的机遇,让更多的人了解提速带来的便利,于是连续在武汉各大媒体轰炸式地打出广告,“火车提速不提价,送您潇洒走天下”这句颇具诱惑力的话,在武汉三镇家喻户晓。
  武汉人头一回见到了铁路做广告。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就可以知晓东西南北车次的到发时间、票额数、订票电话等等。而在过去,这都得跑火车站询问才能弄明白。
  选择媒体做广告只是武汉铁路分局走向市场的一种形式。他们最主要的措施还是在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上。他们利用建设银行营业网点代售车票,在汽车站、医院、轮渡码头设代售点,目前武汉市内的火车票代售点已近40家,湖北全省近100家。另外,他们推出订票专线电话及1小时热线电话,送票上门等服务项目,彻底改变了以前“铁老大”那种“冷冰冰”的工作作风。
  买票难、乘车难,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这使得不少人对火车畏而远之。武铁分局充满温馨的广告,给出行人一种全新的感受。新年伊始,一位在外地工作、经常受“买票难、乘车难”折磨的中年男子告诉笔者,当他半信半疑地来到武昌火车站,不费吹灰之力便买到了K38次卧铺票时,他甚至捏了捏自己的胳膊以证实这不是梦幻。在汉口火车站,一位温州的商人对记者说:“以前回家,要么坐汽车,要么乘飞机,现在可乘485次列车,不仅运货方便,还可省下一些钱。”
  铁路做广告,招来了客人,也“招”来了与乘客同时而来的巨大压力。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武汉铁路分局在直接为旅客提供服务的环节进行了全面的形象改造。近日,记者来到京广线上的特大火车站———武昌火车站,再也看不到人头攒动的纷杂,但见售票大厅里秩序井然,人们脸上再也看不到那种为车票而惶惶然的神情。微机售票电子显示牌上显示着各次列车的票额,有的窗口购票者寥寥,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平静,车站广播员以亲切甜美的声音播送着“旅客须知”。在率先实行“窗口革命”将售票窗口改成透明墙的汉口车站,服务员正笑靥如花地为晚到的旅客办理购票手续。
  铁路变了,列车快了,也舒适了,它离老百姓更近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