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玻璃钢艇兴厂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26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教兴国神州行

  玻璃钢艇兴厂记
  本报记者 张书政
  大连湾畔,船厂林立,船业兴旺。位于黑嘴子码头的大连松辽船厂,一艘艘万吨巨轮的钢铁身躯焊接合拢,一艘艘玻璃钢艇下水试航。
  这家与共和国同龄的中型“国企”,建厂初期,只能生产木壳船、挖沙船、无动力驳船等初级船舶;如今,它不仅能够协助毗邻的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新厂建造10万吨级巨轮船体,而且厂长已经手持跨世纪的国际船舶市场玻璃钢艇生产订单。
  “景气不景气,关键看科技”。松辽船厂经历的技术开发之路,是艰辛的,也是豪迈的。
  3年前的松辽船厂,可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企业日子难过,已连续亏损12年,欠下内、外债共计2000多万元。企业的转机,是从上级调整船厂领导班子,调来一位重视科技、尊重人才的厂长开始的。
  新厂长曲凤祥,来自黑龙江省一家电机厂,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毕业。初到船厂,人们议论,“缠电机的人能造大船?又是走马灯式的厂长,来了就买房子、落户口”。曲厂长耳闻一笑,他在全厂职工大会上表示:“缠电机的人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班子的兴厂方略,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曲凤祥了解到,从1984年到1995年,船厂分来48名大学毕业生,“跳槽”走了34个。一个叫马继武的大学生,从大连理工大学造船系毕业,分配到松辽船厂后,从筹建玻璃钢车间到生产首批产品,一直是先进人物。1990年船厂派他到日本学习玻璃钢工艺,获得一级技术证书,回厂后担任玻璃钢分厂副厂长。他想干一番事业,提出生产发展和技术改造方案。没想到,玻璃钢梦被浇了一瓢冷水,方案未被采纳。他在家中苦闷3个月,离厂改行经商去了。
  曲凤祥请马继武回厂,好比“三顾茅庐”,头两次都失败了。
  第三次,曲厂长坦言相告:“继武,我请你回船厂,是为了开发企业的玻璃钢生产技术!”马继武回答:“我的玻璃钢心已经死了。”
  “不!这不是你的真言。我们经过调查分析,知道你现在仍然留恋玻璃钢技术,也知道你属于千里马的性格。”这几句话,打动着马继武的心。曲厂长接着说,“你的专长是很有前途的高新技术,弃之可惜、用之可贵啊!况且,国家培养你大学毕业,又公费派你出国深造,你也有玻璃钢技术装备国产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责任哪!过去,你想尽这份责任,船厂不理解你。现在,企业坚决支持你,你怎能不回厂发挥专长呢?”
  马继武的玻璃钢心复活了。他放弃了大连长生贸易公司副总经理的位置,放弃了丰厚的薪金和舒适的房子、轿车,在欢迎声中回到船厂,重圆玻璃钢之梦。
  厂里求贤若渴,收贤心诚,感动了离厂的许多人,上海交通大学高材生董革,玻璃钢艇工艺专家、高级工程师应正,中小型船舶设计师林匡平和液压管件专家张福山等,都重新回厂工作。同时,全厂选贤任能,技术干部赵济琛,德才兼备,又有造船贡献,经民主选举,担任技术副厂长。
  群贤毕至,仅仅3个月,船厂完成了玻璃钢救生艇国产化系列设备的改造安装。不久,又开发出玻璃钢材质的高速旅游艇和水产养殖船。
  松辽船厂对玻璃钢艇的技术开发是有远见的。当今世界造船业中,海洋船、军用船、玻璃钢船三足鼎立,“三船”的世界年销售额均占25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的玻璃钢船在250亿美元份额中仅占十万分之一。松辽船厂玻璃钢分厂崛起,松辽品牌的玻璃钢海上巡逻艇、高速游艇、救生艇、养殖艇等陆续问世。三峡水库、海南环岛等旅游区,北京、重庆、广东等地海关、航运、水产部门纷纷订货,产品供不应求。同时,厂里利用玻璃钢生产技术,又开发出玻璃钢电话亭、体育场坐椅、移动厕所和各式家具。
  如今,松辽船厂已经摘掉亏损帽子,还清债务,利润连年翻番,1998年盈利306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