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南张北王——记时装设计师王新元、张肇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1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设计师画廊

  南张北王
  ——记时装设计师王新元、张肇达
  颐风
  王新元,江苏人,身材高大,豁达大气,颇有卓识;张肇达,广东人,小王新元五岁,才高八斗,光环笼罩。
  眼下,他俩一个是设计师协会艺术委员会主任,一个是设计师协会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兼专家委员会委员;一个是杉杉集团的总设计师,一个是杉杉集团首席设计师。虽然两人的名字如影随形,总“绑”在一起,却是天南地北,平常难得一见。
  两人都是个性极强、在海外成名、年富力强的“新生代”,都有崇拜者和追随者,本该有一番“龙虎斗”。但奇妙的是,他们竟走到一起,而且对人对事,保持着惊人的一致。
  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十二年前的香港。王新元在JMT公司任设计师,张肇达二十出头,却已是国际某服装集团重点呵护的对象。那时,两人各有“灵蛇之珠”、“荆山之玉”,风头正健,言和尚早。后来,王新元“毁家纾难”,卖了在北京买的漂亮的四合院,办了公司;张肇达在美国做得红红火火,突然觉得给外国人做事“不合适”,毅然回国。不久,赶上全国评选首届“十佳”设计师,张肇达本不愿“凑热闹”,王新元说:“你不参加,就缺点什么。”硬把他拉进来。别人参赛,都是前呼后拥,马龙车水,张肇达却匹马单枪,穿一件圆领衫就来了。有人问:“你怎么就一个人?”他说:“评不上,一个人都嫌多!”看了几场别人的彩排后,他预言:“我评上了!”果然,他俩双双中鹄。
  张肇达恃才傲物,独对“南人北相”的王新元另眼相看。1993年,张肇达写了一篇文章———《我期待王新元》:可惜中国没有顶级设计师,我期待你。
  王新元、张肇达的“握手”,是从加盟杉杉集团开始。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合作。当时,他们一个在北京“领唱”“职业女性之歌”,掀起了“职业女装”热浪;一个在广东以“马克·张”独步天下。但没有产业支撑,都处在苦闷之中。
  四年前,在对中国服装业进行反复考察之后,王新元就提出,设计师应与大企业结合。可惜,对习惯单打独斗的设计师来说,这样做似乎有点“寄人篱下”,当时无人响应。只有张肇达深知王新元的想法,“以身相许”支持他。
  1996年10月,王新元与张肇达联手,应聘到杉杉集团做总设计师和首席设计师。两人的“一意孤行”,在社会上竟引起强烈反响:大企业与设计师纷纷效仿,频频“联姻”。从此,中国的服装设计师作为艺术与商品的结合点,开始受人尊敬。
  王新元的豪迈、大气与张肇达的精致、优雅,结合得天衣无缝;他们的默契、互补和心心相通,更令人羡慕不已!与张肇达天纵无羁的设计才能相比,王新元更具沉稳的组织才能和整体把握能力,而杉杉集团总裁郑永刚更是经营管理的大才。这种绝妙组合,使他们两年下来,便书写出中国服装史新的一页:
  1997年4月,一场规模宏大的时装发布会“走进东方”,结束了中国没有大型时装发布的历史;
  1997年9月,“杉杉·法涵诗”女装问世,结束了中国没有高级女装的历史;
  1997年12月,张肇达获中国第一个时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
  1998年11月,“杉杉·法涵诗”高档男装问世,国产西装再上一个台阶……
  曾有记者问张肇达:“中国设计师里谁排第一?”张肇达答:“去年中国设计博览会的设计师排名榜,综合比分我第一。王新元做评委,如果他参加评比的话,也许他第一,我第二”;而王新元的口头禅是:“张肇达是中国最有才华的设计师,他拿‘金顶’,当之无愧!”
  王新元、张肇达,一个“起始”,一个“抵达”,何其美妙!
  压题照片:“南张北王”举办时装表演后。黑衣人为王新元,白衣人为张肇达。(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