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30
第9版(理论)
专栏:

  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黄铸
  内容提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同本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实现。邓小平理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代特征相结合。邓小平理论反映和体现了当今的时代变化和时代特征,因而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新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可以说,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和当今时代的新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同本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实现。列宁曾经在1919年对全俄东部各民族共产党组织说过:“你们面临着全世界共产党人所没有遇到过的一个任务,就是你们必须以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适应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条件,善于把这种理论和实践运用于主要群众是农民、需要解决的斗争任务不是反对资本而是反对中世纪残余这样的条件。这是一个困难而特殊的任务,但又是一个能收到卓著成效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为着这个困难而崇高的任务,曾经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是分作两步走的,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第一步中,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经过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两次胜利,两次失败,两次比较,付出了重大的牺牲和代价,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走出以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制定了合乎中国国情的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在第二步中,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的八大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同时,八大还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八大路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之后,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春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是对八大路线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但是,从1957年起,党就步入曲折的道路。根本的问题是脱离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搞了一套主观的、空想的、“左”倾的东西,并通过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付诸实践(或者说实验)。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更使之走到了极端。结果造成大灾难,使我国白白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时间。这就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问题,还远未解决。邓小平同志正是从这个大曲折中,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从而深刻地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样,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我们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但还没有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并不奇怪。毛泽东同志在1962年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要有一个过程。”他还讲了“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的过程。然后他深刻地指出:“我讲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这一段历史情况的目的,是想引导同志们理解这样一件事: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这就是我们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还没有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因。当然,也有毛泽东同志个人的原因,这就是由特殊历史条件形成的个人崇拜和权力过于集中,而毛泽东同志本人也随着威望和权力达到顶峰,主观骄傲、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个人专断达到严重的程度。这也正是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成功地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没有能够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原因。邓小平同志则从这一历史大曲折中,经过思考、比较、总结,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开创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为此,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内开放就是改革”。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他还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
  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们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的改革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带来了农作物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从1984年起,改革转入城市。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和其他领域的改革。改革从总体上说是稳步、渐进的,“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政治体制改革要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包括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克服官僚主义,调动群众积极性。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方面,邓小平同志特别关注我国的多党合作问题,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要发展生产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而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关键在人。“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
  上述这些,加上用“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思想,就是邓小平同志将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实际、主要是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相结合,使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主要特色。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新发展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形成的。中国特色是与时代特征、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互相融合的。它同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发展。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形势,确定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这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在十九世纪中叶,邓小平同志曾经把它称为“国际古典的共产主义”。十九世纪以来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但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在由蒸汽机、纺织机发明带来的工业化时代,而当今世界正迎来信息时代,现代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五大报告讲得好:“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邓小平理论正是将科学社会主义同当今的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结合,从而把科学社会主义提高到新的水平。
  那么,邓小平理论反映和体现了哪些时代的变化和特征,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新发展的呢?主要是:
  第一,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发展。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尽管还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威胁,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争取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还是可能的。正是根据这种形势,邓小平同志不仅为我们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而且为我们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的政治路线。他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这件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要受干扰,必须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干下去。”
  第二,生产力大发展。《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二十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生产力更是加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后,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将来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就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尤为突出,尤为重要。邓小平同志据此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他还着重指出:“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人民看到稳定带来的实在的好处,看到现行制度、政策的好处,这样才能真正稳定下来。不论国际大气候怎样变化,只要我们争得了这一条,就稳如泰山。”
  第三,科学和技术大发展。当前,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正在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与“古典的共产主义”产生时的蒸汽机时代有很大的不同。邓小平同志说:“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近些年来,美国出现了所谓“新经济”,实质就是由于科学技术和高新科技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现了经济持续增长、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的状况。根据这种新情况,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一大发展。
  第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速。《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速,进一步深化和全面化。这种情况有利于我们吸收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学习他们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但又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压力,受到它们在政治上进行西化、分化的威胁,还会受到世界经济动荡以至金融危机的影响甚至袭击。所以,一方面,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中去。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另一方面,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国家对经济和金融的宏观调控,顶住西方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压力,防止世界经济动荡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和袭击,防止西化、分化的政治渗透,扫除各种丑恶现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现代经济的高度复杂化、市场化。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以后,由于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因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就是说,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列宁在经过军事共产主义时期之后,已经看到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的错误,而必须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随着现代经济的高度复杂化,面对着多少万种、多少亿种商品和劳务,面对着纷繁多变的人的需要,更难以有效地直接按计划组织生产和分配。但多年来,一种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观点不仅广为流传,而且根深蒂固。邓小平理论彻底廓清了这种看法。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第六,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曾论述了银行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银行和工业融合而成的金融资本取代工业资本占了统治地位,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新资本主义的特征。在现代经济中,金融的地位更加重要。邓小平同志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亚洲金融风波的爆发和深化也提醒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