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提高素质:把握农村工作大局的基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30
第9版(理论)
专栏:

  提高素质:把握农村工作大局的基础
  肖世诚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首要的是提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经济工作水平、民主管理水平,使他们成为学习、贯彻和宣传党在农村政策的骨干力量。
  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是把握农村工作大局的前提。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事业的成功靠三条,一是正确的理论和路线的指导;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三是党的各级组织坚强有力。这三条中,干部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实践证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坚定不移地抓好贯彻落实,使之在农村生根开花。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干部积极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然,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干部队伍素质也表现出一些不适应。有的对农村政策知之甚少,吃不透,不消化;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就落地生根,不合意的就束之高阁;有的怕“群众明白多了会找茬”,不是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政策,而是“截流”中央的政策。凡此种种,严重影响了基层党委、政府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增强基层干部贯彻执行党在农村政策的自觉性,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在农村基层干部中经常进行党的基本政策的学习和教育,使干部不仅自己懂政策、用政策,还要向农民群众宣传政策。
  提高经济工作水平,是把握农村工作大局的根本。农村基层干部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核心问题是维护他们的经济利益。如果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必然导致基层干部号召无力、指挥不灵,从而影响整体战斗力的发挥。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村基层组织办实事、搞服务才有财力,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有效力,刹住歪风邪气才有威力。因此,增强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是提高干部政策水平的关键一环。对基层干部不能只部署任务、压担子,还必须教办法、教政策,授之以渔,提高他们做好农村经济工作的本领。我们体会到,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关键在人,关键在班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搞好村班子。据此,胶州市从1995年开始按照“促强扶弱帮中间”的思路,积极抓好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一是实行包村结对帮扶,由市直部门、单位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制定帮扶责任制,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准脱钩。二是大力开展“二帮一”活动,安排一个强村、一个强企业带动一个弱村,帮助筹资金、上项目、招收劳力等,为弱村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培养“造血”功能。三是选派工作队帮助整顿。对整顿难度大的后进村,每年从市直和乡镇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驻村帮助整顿,目前已有三百二十四名干部进驻后进村,共整顿转化后进村一百四十个。
  提高民主管理水平,是把握农村工作大局的保证。农村基层干部执行、宣传、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就是与农民打交道的过程。随着农村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民的自主意识、参政意识明显增强。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顺应民情,合乎民意,善于运用民主法制的办法与农民打交道,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抓好基层民主管理,必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基层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贯彻落实党的政策的热情。扩大基层民主应按照农村“有章理事”的要求,以民主、公开、法制为核心,以村级制度建设为重点,抓好村规民约建设,尽快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制度体系。抓好基层民主管理,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监督,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的行为。一要加强党内监督。二要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督,特别是审计监督。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实践证明,各级党委、政府只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大监督力度,基层干部就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素质,从而在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