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增加货币供应防范金融风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3
第2版(经济)
专栏:回顾与展望

  增加货币供应防范金融风险
  本报记者田俊荣
  回顾与展望
  1998年,我国金融业充分发挥经济核心作用,通过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等举措,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公开场合曾经多次表示,为促进经济增长,将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确,这一年出台的金融调控和改革措施正是紧紧围绕这一货币政策目标而进行的。
  改革了实行多年的贷款规模管理。从1月1日起,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逐步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赋予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改革了实行多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从3月21日起,将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两个账户合二为一,并将存款准备金比率从13%下调到8%。此举增加了商业银行可用的信贷资金。另外,还将存款准备金利率逐步下调,现为3.24%,比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78%还低。这样,商业银行通过央行获取存款准备金与存款之间“利息差”的途径被堵死,从而鞭策商业银行面向社会积极增加贷款。
  审时度势,灵活调整利率。央行分别在3月25日、7月1日和12月7日,3次降息,创下建国以来一年内降息的最高频率。从1996年以来的6次降息,减轻企业利息负担近3000亿元,还促使一部分沉淀于银行体系的资金流向投资、消费领域。
  多管齐下,利用货币信贷杠杆刺激总需求的作用逐步显现。
  下半年,配合财政部增发1000亿元国债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银行又相应增加了1000亿元配套贷款。有数字表明:1998年我国银行中长期贷款中的基建贷款增加2364.6亿元,比1997年多增1227.1亿元。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开展住房、汽车等消费信贷业务,以刺激消费增长。还加大了出口信贷力度,支持外贸企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对欧美等国家的出口。
  除银行间接融资外,证券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平稳扩大。如今上市公司已达851家,上市证券近1000只,1998年企业共从证券市场上募集资金838.4亿元。
  一年的千方百计,一年的千淘万漉,终于凝就这样一组数据:截至年末,广义货币M2为10.45万亿元,增长15.3%,基本实现年初调控目标,比全年经济增长和物价回落之和高10.1个百分点。货币总量与经济发展规模是适应的,货币供给是充足的。
  我国政府多次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回首1998年,在日元大幅贬值、俄罗斯金融动荡的阴影下,人民币汇率稳定一度受到怀疑。对此,我国果断加大了对骗汇、逃汇、套汇的打击力度。到年末,人民币坚挺依旧,比1997年末升值9个基本点,人民币资产成为世界上风险最小的币种资产之一。国家外汇储备达1450亿美元,比1997年末增加51亿美元。这大大坚定了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在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同时,我国还大刀阔斧地改革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5月19日,中央金融工委和金融机构系统党委成立,对金融机构党的组织实行垂直领导,对干部实行垂直管理。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央银行的证券、保险监管职能分别划给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后二者分别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和全国商业保险市场的主管机关。至此,银行、证券、保险三足鼎立,垂直监管的格局初具雏形。岁末,证券法出台又添上一抹亮丽的“收尾之笔”,至此,银行、证券、保险三业运作都有法可依。
  1998年对央行的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撤销省级分行,跨行政区设立9个分行。
  放眼1999年,金融工作位列必须着重抓好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推进金融改革特别是防范金融风险至关重要。国有商业银行要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全面推行贷款质量5级分类办法。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金融机构关闭和破产的法规制度,大力清理整顿地方性金融机构。外汇管理部门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于1月1日开始运行的央行新体制将使货币政策决策和实施更加统一和有效,还将有利于摆脱地方、部门的干预,并在跨行政区范围内统一调度监管力量,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水平。并且,1998年对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将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8%。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