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在祖国东北角的草原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2-04
第2版()
专栏:

在祖国东北角的草原上
 刘景隆
为了开垦祖国东北边疆的荒地,领导上决定我和王锦珊、李昌吉三个人组成了一个荒地调查小组去到黑龙江省的富锦、抚远、饶河这个三角地带进行初步调查。
去年国庆节那天,我们从富锦出发,往东北行走。一眼望不见边,到处是草——羊草、柳毛草、小叶张、五花草、三棱草……谁也数不清这里有多少样草。深处能齐到胸口,浅处也有膝盖高。我们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土地,随时记载着土质和地势,很少有功夫来欣赏这大草原的景象。
第二天到了七星岗。听说这里二十年以前有过人家,可是现在连一堵墙也没有了。我们拔些草来铺上,休息一下。就忙着找井打水作饭。费了很大工夫,一直找到天黑才找着井。可是打上来的水漂着一层浓厚的绿沫;仔细一检查,一桶水里面就有四只死山鼠。这水怎么能吃呢?以后又找了一条水沟,才勉强作熟了饭。正要睡觉,忽然下起雨来,衣服被子都淋湿了。风又大,身上禁不住发抖。过半夜,雨变成雪,到天亮的时候,草原上盖了厚厚一层雪。把雪刨开一看,地面上冻了七、八公厘厚的冰。就是说:我们不仅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而且由于气候的急剧变化,工作上也增加了困难。但当想到我们责任的重大和任务的光荣时,我们就增加了勇气。我们决定要抓紧时间,奋勇前进!
从富锦到抚远有四百六十华里,当中经过一个八十户的大村,叫勤得利。开始我们是徒步走,可以就目力所及,看到荒地面貌。到了一个叫作街津的小屯子,前面都是山,旱路不能走了,只得坐着小船,在黑龙江里航行。
为了向这个三角地带的中心侦察,我们先到了勤得利以南五十里的抚远县农场。在这里,我们遇到一位名叫张松林的同志。他原是勤得利的一位小学教师。教学之余,他仔细测量了黑龙江南岸地形,并设计了安装一台抽水机,开一千垧稻田的计划。去年调来建立农场,现在这个农场所在地,就是他测量的。农场去年开了三十垧地,今年计划再开荒七十垧。他们计划在五年内,开到二百垧稻田,五百垧旱田。还计划在附近一条小河里修水库,可以浇五百垧稻田。他非常热心地介绍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地形,又亲自领着我们出去,走了二十五里地,去看地形,采集野生植物,还帮助我们掘土方作标本,整整忙了一天。
抚远县在祖国的尽东北角上,全县三千二百口人,分居在沿黑龙江、乌苏里江的八个村镇里,这里的居民除汉族以外,还有朝鲜族和赫哲族。他们以农业为主的仅占百分之二十,其余都是以渔业和狩猎为主。也正因为这样,当地粮食约有百分之二十靠外地供应。他们很希望国家赶快去开垦荒地。
在抚远时,县政府的同志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叫寒葱沟的地方,希望我们去一趟。寒葱沟在抚远东南一百二十里,是富锦、饶河、抚远这个三角地带的中心,到这里,才能看到这个地区的内地情形。我们接受了这个建议。县政府为我们准备了充足的给养,还指示抓吉村村长亲自帮助我们工作。
从抚远出发的第一天,就住在乌苏里江西岸的抓吉村。这里一部分居民是赫哲族,正在忙于秋收,捕鱼。我们要到寒葱沟,需要有当地人做向导,有一位叫作张宝芝的赫哲族人,听到调查荒地,便自动放下捕鱼工具,替我们带路。
到寒葱沟的路上,也都是草甸子和小灌木林,有时要用手拨开树条子,才能前进。晚间,我们选择一个桦树林住宿:铺了一层厚厚的树叶,当作床铺,旁边就支上锅做饭吃,大家心里非常愉快。越往前走,水越多。寒葱沟,已经是个历史上的地名了,这里什么都没有。我们记载了周围的地势,采集了土壤标本,便回到了乌苏里江,顺江直到饶河县。
我们这次共花费了六十八天的时间,基本上完成了任务。这个三角地带的西部,约有五十万垧地,是真正的草甸黑钙土和淋溶黑钙土,团粒组织,结构松散,含有多量腐植质,因此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养分很丰富。其中又有三分之一的地区,一来犁杖就能开垦;下剩那一多半,只要稍施排水工程,就能利用。东部约有一百万垧的面积,大部分是生草灰化土和腐植质沼泽土,土质也很肥沃。只要进行统一的排水工程,这一大片地都可以利用。寒葱沟也还是可以开发的。这次我们共从二十多个不同地区采来了土壤标本,对今后进一步研究这里的土壤很有作用。 (方青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