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让电视走进村村寨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2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教兴国神州行

让电视走进村村寨寨
谢广华
给山区农民一个惊喜
今年的春节来得迟,而在1月中旬,福建省龙岩市肖尚村就像过大年一样了。村里的小孩、老人、姑娘媳妇们,把村委会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因为这里成了龙岩市广电局从华广公司订购的第一批HG352型一体化村级卫星接收前端安装调试的现场。
卫星接收前端装上了,中央和福建本省的9套清晰的卫星广播电视信号在大山里的肖尚村落了地,村里沉寂了多年的广播喇叭又响了起来,农民群众等不到联网入户,就奔走相告。
窗外探进来的一张张稚气的山区孩子的脸蛋,他们看到了这样清晰亮丽、丰富精彩的祖国和世界风貌,惊喜得个个瞪大了眼睛。肖尚村小学校长含着眼泪说:“这下我们山里的孩子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了!我们的孩子有希望了!”
扫除广播电视覆盖“盲区”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采用先进的数字压缩加解码技术,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卫星加密电视广播,播出中国的电影频道和体育频道,很短时间内在全国城市系统迅速普及。中央加密电视的主管部门中央卫星电视传播中心和京华影视节目中心考虑到农村群众的需要,在加密电视开播一个月后,共同投资组建了华广卫星有线电视有限公司。从此,华广公司就担负起了送中央广播电视“上山下乡”的重任。
一般人的概念是,买回电视机打开电源,就能够收看到清晰的彩色电视节目。但这只是城市和城市附近居民的幸事。在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的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因为远离城市广播电视台的发射塔或转播站,上空没有足够强度的无线电广播信号的覆盖,再好的电视机,也无法接收到清晰的彩色电视信号。据国家广电总局的统计,由于以上原因,截至去年末,我国尚有9万个村庄还处于广播电视覆盖“盲区”,尚有55万个村庄看不好电视,听不好广播。
走遍了贫困山区的华广技术人员对农村的现状最了解。他们说,由于电视信号的微弱,四川农村的房屋,家家户户竖立着十几米高的户外天线;河北衡水许多农村,因为看不好电视,村村建立高耸的共用天线的大铁塔;浙江农村家家三层小楼房顶,如林一般建起了微缩的“艾菲尔”铁塔;在河南南阳的许多农村,农民家里甚至有两台电视,彩色电视是结婚的彩礼,晚上看的是黑白电视。因为黑白电视对于微弱的电视信号比彩电敏感,看起来清晰一些。
华广公司总经理计三猛分析说,解决广大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在技术上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这就是利用不受城乡距离和地形影响的卫星和卫星地面接收技术,在农村建设卫星地面小站,再把卫星小站接收的良好信号,通过较短距离的电缆或微波送到农民家庭。事实证明,这种利用卫星高科技手段传输广播电视信号的方式,既经济合算,又简单快捷,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自1995年春节,华广公司在太行山区的乌玉村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四联乡开通了首批试点站以来,一直在全国各地“上山下乡”,专心致志地从事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农村卫星地面接收小站和以它们为依托的本地有线电视网络,致力于通过卫星为偏远的农村直接传送包括中央电视台的卫星加密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卫星调频广播节目在内的全部中央广播电视节目。到目前,他们从西藏雪山到东海之滨,从乌苏里江到海南岛,包括国家级贫困县在内,建设了780多个农村乡镇卫星有线电视试点站和县级有线电视网络,使上千万农村群众看上了电视,听到了广播。
肩负起“村村通”的社会责任
去年,国家广电总局提出到2000年“村村通广播电视”的任务后,华广卫星有线电视有限公司专门为“村村通”计划研制生产了适合农村群众需要的、设计先进、优质廉价的HG—812型、HG—352型两大类多种配置、多种机型的“村村通”专用设备。在广电总局昆明“第二次全国村村通现场会议”和北京召开的3次“村村通基层工作座谈会”上受到广泛好评。
华广公司从创建一开始,就立志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坚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投资和回收。4年来,他们依靠银行的贷款和农民收看卫星有线电视的付费,实现了“建设发展,企业盈利,上缴递增”。华广公司交付的国家税收和中央加密电视的节目收视费超过1500万元,相当于当初华广公司投资的1.5倍。
依托先进的数字技术,华广公司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指示,研制并大量生产了各种专用于“村村通”计划的、高技术含量的一体化村级卫星标准前端。它们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广播电视管理部门“村村通”工作的首选设备。
华广公司总经理计三猛说:“我们历来坚持事业建设和企业经营的统一,扩大覆盖和市场投资的统一,社会责任和企业盈利的统一。把农村广播电视的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这就是华广公司的努力方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