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中国京剧为何饮誉歌剧之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2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中国京剧为何饮誉歌剧之乡
光明日报记者蔡毅本报记者刘玉琴
正当江泽民主席访问欧洲之际,中国京剧院六十多位艺术家们也踏上了意大利国土。欧洲是歌剧的故乡,意大利是欧洲歌剧的发源地,当地人以喜爱歌剧为荣。中国京剧院出访前,曾有不少人关切地询问,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其文化、历史背景与西方观众有着不小的距离,外国观众能看懂吗?
中国京剧院携全本《杨门女将》和两台折子戏在罗马、佛罗伦萨等地演出了六场,观众的反响出乎意料。无论在意大利首都罗马,还是在文化名城佛罗伦萨,每晚当地至少有五六场歌剧、音乐剧、话剧在同时上演。可在金碧辉煌、久负盛名的罗马与佛罗伦萨歌剧院,中国京剧《杨女门将》却着实让欧洲观众领略了东方艺术的魅力。记者看到,容纳千余人的剧场座无虚席。许多人专程从附近一二百公里外驱车赶来观看。每场演出结束时,观众一边热烈鼓掌,一边起劲地喊着:泼拉维(好)!记者曾采访过十余位观众,问他们能否看懂,是否喜欢。他们一致点头:看懂了,非常精彩,尤其喜欢京剧的表演、唱腔以及音乐、色彩与服装。执意要到后台见见演员的年近七旬的保勒太太说,我虽然不懂汉语,但看字幕和通过演员的表情、手势,理解了剧情,京剧向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东方世界的窗口。
中国京剧为何会博得西方观众的青睐?访演团顾问杜近芳、李维康、耿其昌几乎异口同声道破真谛:“艺术是相通的,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艺术总监刘长瑜分析说,京剧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演技精湛,唱腔优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此次担纲主演的邓敏、袁慧琴、张建国等又都是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学员,主演折子戏《断桥》的青年演员李洁是由江苏省京剧院选拔而来。他们都得过京剧名家的口传身授,扮相俊美,唱腔出色,一招一式颇见功力。
剧目的选择也是成功的原因。文戏武戏、唱念做打兼备的《杨门女将》情节曲折,有较强的观赏性,这是第一次将京剧精品剧目和完整剧目推上欧洲舞台。包括《将相和》、《断桥》在内的两台折子戏也充分注重了不同风格、不同行当的特色。剧目确定后,又进行了全新包装:加快节奏,精简过场,避免传统的重复和拖沓。每场演出时,全剧还打出字幕,节目单上印有说明,而且开演前主持人简要讲解京剧的程式和行当,演员随之做着示范。剧场的休息厅也成了京剧服饰、道具的展览厅。
当悠扬的京胡和西皮二黄的优美旋律响彻在歌剧故乡之际,意大利新闻媒体对中国京剧显得情有独钟。意大利广播电视中心、安莎社,《共和国报》、《团结报》、《信使报》和意大利发行量很大的《晚邮报》等纷纷发表中国京剧访演消息和热情洋溢的评论,并刊载大幅剧照,高度赞扬中国京剧的成功演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京剧院意大利访演,时间虽然短暂,但影响十分深远。它意味着中国京剧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和精美的形象走进了欧洲主流演出市场,并以东方歌剧的最高水平和神奇风韵带给以喜爱歌剧为荣的西方观众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