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倡导读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3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倡导读书
  黄团元
  江泽民同志视察北京图书馆时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人们多读书,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如果十二亿人民中,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我们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就大有希望。
  倡导读书,也就是倡导文明,是对中外古今仁人志士读书成才、读书受益、读书进步的高度概括。刘向将书比作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凯勒将书比作船:“一本书像一艘船,带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的海洋。”列宁将书比作动力:“书籍是巨大的力量”。高尔基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够医治愚昧,扩大视野,使人开拓进取,攀登高峰,这有铁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倡导读书,革命导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列宁一生读过许多书。据统计,仅在《列宁全集》中,他引用自己读过的书就有一万六千多种。读书是毛泽东同志最大的嗜好,他读过的书不计其数。在他逝世的前两年,仅借阅书籍就达一千一百多册。他生前的卧室里、睡床上、书柜中到处都是书,整个住房就像是个小小的图书馆。江泽民同志也是读书的楷模,从他报告中的渊博知识,谈话中的博古通今,诗词中的引经据典,运筹帷幄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可以看出他是如何博览群书的。
  “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读书也有很大关系。据悉,在一九九六年,我国就已经每百万人拥有图书九十三种,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五十五种)。崇尚读书,尊重知识,越来越成为时尚。然而,有些人却不那么热衷读书,有的认为读书是读书人的事;有的忙于应酬,无暇读书;有的重“权”重“势”,鄙薄读书。具体原因虽然不同,但都是因为对读书的意义认识不足。须知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不读书不学习,就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落伍,就会影响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至于时间,则是需要安排设计,去挤、去利用。古人在“马上、枕上、厕上”读书,就是挤时间读书。还有东汉末年董遇,是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读书,是利用空余时间见缝插针地读书。读书就是要将这些“三上”、“三余”挤出来,利用起来。只要观念一变,真正愿意读书,就会有时间读书。
  时下,“××活动月”、“××活动年”等时常出现。我们不妨也在心中为自己列出“读书天”、“读书月”、“读书年”的计划,积极开展各取所需的读好书的活动。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掀起全民读书的热潮!让我们以“四季读书歌”共勉:春读书,驱杂想,神专注,墨生香;如饥似渴不懒惰,不负春色好时光。夏读书,日正长,勤耕读,声琅琅;骄阳似火无闲人,汗珠洒播孕希望。秋读书,玉露凉,燕去雁来促我忙;千金一刻莫虚度,老大无成空自伤。冬读书,休闲忙,看经典,细思量;挂角负薪效李密,囊萤映雪学孙康。勤奋刻苦来读书,建设祖国献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