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来自法兰西的文化潮信——纪念巴尔扎克诞辰200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4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来自法兰西的文化潮信
——纪念巴尔扎克诞辰200周年
沈大力
岁初途经巴黎,适值巴尔扎克200年华诞,“启蒙城”里多方筹备纪念,如泉将沸。乘此际,我再访位于城西天鹅岛对岸帕西高坡上雷诺瓦尔街的“巴尔扎克之家”,到这座巴黎市府1949年修葺的博物馆重寻巴氏故居遗迹。
从翠坡陡梯一磴一磴蹭下,来到巴尔扎克生时为韩斯卡伯爵夫人采丁香和紫罗兰的小花园,穿过砌石窄径,就踏入他1840至1847年间的栖身之所。在这儿陈列的一张旧书桌上,巴尔扎克曾日夜奋笔,写出《烟花女的荣辱》、《搅水女人》、《贝姨》、《邦斯舅舅》等长篇小说,完成了整部《人间戏剧》(原译《人间喜剧》)的修订。
“现今纪念巴尔扎克诞辰,意味着他的作品超越时空而涅槃。”招待我的卡涅馆长说,“我馆将从5月开始举办大型展览‘学者尺度与狂人眩晕’,呈现《人间戏剧》的普遍性及其在价值观上对当代的意义。”
听此言,仰观馆内壁上长逾14米的大幅《人间戏剧》系谱,见千余人物面目各异,呼之欲出,宛如进入一个全景的“社会丛林”,其中尤以吞金大蟒葛朗台、金融巨擘纽沁根、地府妖魔伏特冷、孽海残花艾丝黛、心寒闺秀欧也妮刻画得最为生动,使人切感他们依旧生活在20世纪末的世界里,恰如作家马克斯·伽罗日前所言:“社会风俗移易,巴尔扎克的作品却多方面保留着其现实性。”
新近,法国《事件周刊》向16位作家调查,问及他们最赏识巴尔扎克哪部小说,多数都选中了《幻灭》。作家迪迪埃·德南柯回答说:“《幻灭》是资本主义确立的象征,一种社会、商品及人的新开拓形式。”另一作家贝古尼乌的回答更具体:“《幻灭》是所有人最普遍的体验。”可见,巴尔扎克正是以赤裸裸地揭露金钱、权力与性欲这一神圣的三位一体不可避免的幻灭,而成为西方最彻底地破除人间种种神话的大作家的。
至于巴尔扎克的精神世界,恐怕很难从帕西博物馆陈列的众多出自艺术大师之手的画像和雕像上看得明了,罗丹为他塑的雕像(见右上图)更是历来就不断引发争议。据载,浮雕家德瓦斯洛曾于1896年用他浪漫的彩笔,将巴尔扎克画成长着一对翅膀的斯芬克司,预示他一生求索,最终也没能解开“斯芬克司之谜”。此画现只有一张照片存在帕西馆内。于今观之,德瓦斯洛的抽象描绘似乎更为传神。像他小说里的人物夏尔东或高老头一样,巴尔扎克的个人生活也是一场幻灭。作家米尔波在《时代》杂志披露,巴氏弥留之际,被他珍视为“幸福之梦”的妻子却因烦恼而在邻屋跟情夫同床“性麻醉”,演出了一出地道的西洋蝴蝶梦。《人间戏剧》的作者在被完全抛弃的绝境中离开人世,正应了《论语》所云:“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现在,法国媒体又将巴尔扎克列为1999年新闻人物,强调此翁“并非天生巨匠,而是其作品使然”。作家杜布罗夫斯基还特别指出:“巴尔扎克的写作极具个性,超越历史150年。”的确,本世纪行将终结,普罗米修斯式的幻想湮灭,唯余金钱及其在意识形态的副产品。然而,人类对新秩序的渴望并没有消失,益显巴尔扎克对世界万象超乎现实的洞察力。
“巴尔扎克的作品仍然在起作用。”卡涅馆长介绍道,“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塞尔维亚、乌克兰都在准备纪念他,当然,还是法国的活动最多。巴黎、图尔等市要召集一连串的国际研讨会和学术报告会;法国文化电台将播出专题纪念节目;‘巴尔扎克日’时将放映《幽谷百合》等影片,还赶排了传记故事片《巴尔扎克》,由德帕蒂厄主演……”
双方谈兴甚浓,我向卡涅馆长表达了在北京召开巴尔扎克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的意向,并邀请他届时访华。卡涅先生欣然答应,他激动地说:“巴尔扎克在《驴皮记》和《莫黛斯特·米尼翁》两部小说里谈道,去中国是个迷梦,回来后就会像查理·米尼翁那样获得新生。到中国纪念巴尔扎克诞辰,无疑将是我们博物馆今年路途最遥远、但又最乐意成行的活动。”
离开“巴尔扎克之家”,我想到《天体运行论》的作者、天文学家哥白尼曾说:“一颗星辰陨灭许久之后,人们仍能感觉到他的光华。”巴尔扎克久已不在人世,但他作品的深刻哲理仍辉映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在热切企盼中更清醒、更明智地去迎接人类的第三纪元。(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