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巩固成果加快发展提高国土绿化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5
第2版(经济)
专栏:

巩固成果加快发展提高国土绿化水平
温家宝
一、当前国土绿化工作的形势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土绿化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较快的发展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绿化工作,把绿化国土、保护环境当作一件大事,摆到重要位置。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推动下,全国广泛开展了有计划、大规模的造林绿化,国土绿化事业步入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新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3425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达13.92%。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三北”防护林已经完成一、二期工程,在祖国的北方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和沿海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平原绿化和北方生态脆弱地区的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民义务植树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展,累计义务植树300多亿株。目前,全国已有广东、福建、湖南、安徽、浙江、湖北、山东、江西、广西、吉林、江苏、海南12个省、自治区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涌现出了一批像珠海、大连、威海这样的园林城市。全社会植树种草、保护环境的观念不断加强,广大人民群众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领导和组织国土绿化工作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绿化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目前最突出的有两个问题:一是由于自然生态条件差,再加上长期乱砍滥伐,不少地方缺林少绿、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二是在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不注意保护资源和环境,植被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去年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主要原因是气候异常,但也给我们敲了警钟。植树造林、绿化国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五大确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明确提出“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防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根本措施。要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全面落实十五大精神和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在今后10—15年的时间里,必须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有较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有明显改观。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长期不懈的奋斗。
二、我国国土绿化工作的基本方针
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国土绿化工作方面探索出了比较成熟的路子和做法,这既是过去取得的经验,也是今后必须坚持的方针。开创我国国土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必须认真贯彻以下方针:
(一)实行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生态环境,是造福当代、荫及子孙的伟大事业,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要提高全民族的绿化和环境意识,动员广大群众自己动手,创造美好生活。实行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地方和部门一起抓,发挥机关、部队、企业、学校和各行各业的作用,共同参与国土绿化事业,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
(二)坚持依法治林。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森林法》、《水土保持法》,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也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国土绿化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坚持依法兴林,依法护林,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发挥广大群众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土绿化的主力军,要通过政策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行各业广大群众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造林绿化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包括林业承包政策,“四荒”使用权拍卖、租赁政策,鼓励农民进行小流域治理政策;坚持谁造林、谁所有、谁收益,采取集体造林、股份造林、合作造林、承包造林等多种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等等。这些政策措施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要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
(四)实施科教兴林。林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走科教兴林之路。要加快林业科技进步,培育和推广优良树种、草种,推广现代化造林种草技术。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种树种草,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科学造林,科学管理,切实提高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
(五)坚持统一规划,长期奋斗。立足我国的自然环境状况,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进行总体规划,这是做好绿化工作的基础。规划要全面系统,突出重点,逐级配套,切实可行。规划一经制定颁布,就要保证实施,不能随意变更,要一届班子接着一届班子,一代人接着一代人长期奋斗。
(六)搞好重点生态地区的国土绿化建设。在全面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的同时,从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极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对大江大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风沙区等生态环境脆弱的重点地区,通过实施大规模的生态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加大投入,重点治理,加快国土绿化的进程。
(七)坚持生态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并重。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和地理条件比较差,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必须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并重,在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的同时,高度重视保护森林资源和绿色植被。去年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严禁毁林开荒,严格执行限量采伐制度,对超过25度以上的高坡地逐步实行退耕还林,这些都是保护森林植被的重大措施,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八)实现造林绿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造林绿化中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使林业成为一个大产业。通过植树造林,合理利用和开发各类土地资源,发展用材林、经济林、药材、花卉、森林绿色食品和森林旅游等多种经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九)实行党政领导绿化工作责任制。绿化国土,改善环境,是我们党和政府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为人民谋利益的具体体现。各级党政领导要树立为官一方,留下一片青山绿水的责任意识,把绿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层层落实责任制。要把绿化国土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基本消灭本地宜林荒山和绿化美化城乡环境作为奋斗目标,并且在领导力量、资金投放、政策措施上给予保证。
三、世纪之交国土绿化的主要任务
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绿化国土,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深刻认识搞好国土绿化的重要性,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下大力气搞好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这要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去年,国务院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明确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提出用大约50年左右的时间,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对现有天然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完成一批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力争到下个世纪中叶使全国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治理,适宜绿化的土地植树种草,“三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复,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到2010年要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平方公里,治理荒漠化面积2200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地3300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39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国土绿化工作,就是要坚持造林绿化与国土整治、经济发展相结合,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改善人民的生存生活环境,全面构筑21世纪的国土绿化新格局。
荒山荒地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点。21世纪的荒山荒地绿化工作,要按照建设现代林业的思想和实行分类经营的作法,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努力满足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切实把江河源头地区、湖库周围地区、石质山地、风沙干旱区、高山陡坡地带、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和其他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林草植被保护起来;没有植被的,要采取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和人工造林等办法,尽快恢复植被。另一方面,要选择那些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林木生长,同时又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对生态环境构成影响的地方,采用集约经营的办法,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各种经济林,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要求,减轻森林资源采伐消耗的压力,加快实现我国木材生产从利用天然林为主向以人工林为主的转变。
城市绿化是国土绿化的有机组成部分。21世纪的城市绿化,要向园林化、城乡绿化一体化方向发展。老城市要结合城市改造和扩建,努力扩大绿地面积。小城镇建设要把绿化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统一实施,整体推进。在搞好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庭院、厂区、居民区绿化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城市大环境的绿化,努力建设大型环城林带,发展“森林城”、“园林城”。到2010年,力争建成一批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城市。
草地保护和建设是国土绿化的重要内容。我国草地分布广阔,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黄河中上游生态治理的重点地带。草原区是全国近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点。种草在绿化中有许多优势,发展速度快、适应性强、覆盖面广、减少地表径流率高,对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减少土地裸露有突出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草本灌木先行,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理效果。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草地保护和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要在首先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的前提下,积极采取人工种草、飞播牧草、围栏封育等工程措施,把草地培育、经营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做到持续发展、永续利用。到2010年,基本改变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
四、努力做好当前的国土绿化工作
当前,我国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去年以来,中央确定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生态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大幅度增加了投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把“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作为综合治理的首要措施。中央和地方都确定了一批绿化和生态建设项目,林业和绿化战线的同志,要抓住这个机遇,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加快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进程。
(一)切实提高绿化造林工作的质量。这些年,我们下了很大功夫,花了很大力气,投入不小,造林不少,但森林覆盖率的增长还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要求。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森林采伐量过大,超限额采伐、毁林开荒、乱占林地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二是造林绿化工作质量不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比较低。为此,绿化工作要把提高植树造林的质量,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作为根本要求,进一步明确营林思想,切实改变重造轻管的状况,巩固造林成果,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绿化积极性。要采取得力措施,力争植一株活一株,造一片活一片。造林活动要精心组织,严格要求,讲求质量,确保成活。今后不能只统计造林面积,更重要的是看最后成活了多少,保存了多少。各级林业部门要对造林的地块、种苗、营造方式进行科学设计和规划。林业科技部门,要深入第一线,加强对群众的技术指导。要搞好幼林的抚育和管理,加强护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保护性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和人为对林木造成的破坏。对林木绿地实行单位、部门分片包干责任制,在全社会倡导爱护树木花草的文明风气。目前造林绿化总体上粗放经营,科技含量较低,这是一些地方特别是干旱地区年年造林不见林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重点的逐步西移,绿化难度越来越大,对科技的要求也更加迫切。要依靠科技提高绿化水平和造林质量。特别是加快开发抗旱抗逆树种和品种,研究推广干旱地区造林和植被恢复技术,尽快扭转国土绿化经营管理粗放和技术水平低下的被动局面。
(二)实施好重点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去年国家把生态建设工程包括绿化工程,作为一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地增加了投入,今年还将继续增加。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上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西北风沙区治理和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是重中之重,中央下了决心,全国人民十分关注,林业和绿化部门责任重大,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这些工程要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按规定立项,按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按设计组织施工,按工程进度安排建设资金,按效益考核。工程范围内的地方政府要负起责任,精心组织实施,林业系统要搞好规划、协调、指导和检查工作,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天然林保护工程今年将全面启动。有关地方和林业部门,要坚决贯彻国务院关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决策,实行封山育林,变伐木工为种树人,变砍树的刀斧油锯为种树的锹镐。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千方百计安排好林业工人的基本生活,保证国务院的决策顺利实施。今年还要开始有计划地对25度以上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这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林业部门要主动参与,搞好规划,加强指导。继续推进公路、铁路、江河两岸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00条绿色通道示范路(段),加快“京九绿色长廊”建设步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深化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全民义务植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改造自然、绿化国土方面的充分体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要把加快城镇及城乡结合部的绿化作为义务植树的重点。现在我国的城市发展很快,小城镇建设方兴未艾,但绿地太少,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离园林化差距更大,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群众很有意见。因此,对城镇绿化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继续抓好农村义务植树的同时,今年要重点抓一批城市的绿化美化。要将城市绿化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城市绿化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严格按照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执行。要努力创建一批绿化精品工程,采取各种形式,增加城市绿色覆盖。要抓好城乡结合部的绿化工作,大力营造环城林带,增加“城市肺叶”。城镇是全民义务植树的薄弱环节,居民义务植树尽责率不高,而且还有下滑的趋势。要广泛地进行宣传发动,增强居民的义务植树观念。今年是建国50周年,植树节20周年,要抓住机遇,做好绿化宣传工作,使参加义务植树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形成强大的推动力量,把社会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切实加强对国土绿化工作的领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各级党政领导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要健全各级领导干部任期造林绿化责任制及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责任制,增加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绿化成果管理方面的考核。要把营造和管护结合起来,造林面积越多,越要加强管护。要像抓造林那样抓管护,不但要做到造林面积多,还要做到造林质量高,造林要成活、成林,切实解决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森林植被退化、造林成果难以巩固的问题。地方政府在机构改革中要注意保持绿化部门的相对稳定。各级绿化委员会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深入基层,研究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大力植树造林,绿化国土,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战略号召,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知难而进,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努力开创国土绿化工作的新局面,以新的成绩迎接建国50周年。
(本文是温家宝同志在全国绿化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