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书香地风雅事(图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6
第11版(文化)
专栏:画外音

书香地风雅事
摄影新华社记者鲁迅承
点评本版责任编辑祝华新
101年前,社会上风气未开,译稿每千字才值2元钱。就在这时,严复译出了西方经济学奠基之作、亚当·斯密的《原富》。出版家张元济慧眼识珠,对这部15万字的译稿当场拍出2000元,平均千字高达13.3元,并允诺出版后再付20%码洋的版税。严复大受鼓舞,一本本振聋发聩的译著接踵而来,近代中国展露出文化启蒙的微微曙光。
张元济开创的商务印书馆,把出版的功能发挥到如此极致,在几代人的心灵中、在一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烙印,似乎无出其右。它提示后人,文化产品绝不是一件简单的商品,出版社、书店、图书馆等也不能等同于单纯的商业经营机构。他们出版、出售或出借的不仅是图书,也是一种尊重知识、服膺理性、以文会友的氛围,也是在为国民的文化素质、社会的文明程度加油升温。我们欣慰地看到,近年来文化经营机构儒风日盛。像图中的合肥新华书店,今春在售书大厅里辟出200平方米,开设一个品茗读书的免费茶座。购书者手里的这杯水,也分明充满了文化的热度。
文化经营者一肩挑着两头,一头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产业,一头是从五千年历史深处走来的民族文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书香地,风雅事,从古流到今,在这个商品交换日益频繁的时代,别忘了再续前缘的使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