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文明古国再塑文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8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文明古国再塑文明
本报记者张静宇安国章
埃及是文明古国,川流不息的尼罗河曾经孕育出璀璨的古埃及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记者在采访中欣喜地注意到,面对发展变化的世界,埃及人民没有沉醉于往昔的辉煌,而是把着眼点更多地放到了未来。不少政府官员和群众在与记者交谈时都表示:传统需要继承,文明更须光大。在人类文明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今天,埃及人民正视自己的国家在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竞争中所处的暂时落后现状,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扎扎实实为下个世纪的经济发展奠定科学文化基础。
在新兴的工业城市——“10月6日城”,记者参观了全部由埃方技术人员管理和控制的卫星地面站。在这里,10多个频道的自办电视节目通过属于埃及本国的广播电视通信卫星传向全国,内容包括新闻、教育、影视、卫生、体育和娱乐等多种类别,节目格调清新,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在埃及的短短几天里,记者无论是漫步开罗街头,还是驱车到外省采访,沿途所见用于接收广播电视节目的卫星天线密布各式建筑屋顶,就是在地处大漠深处的阿布辛布勒地区,卫星接收天线亦为寻常之物。从一个侧面显示,埃及政府正在致力于加快本土文化的建设。
在向记者介绍情况时,埃及朋友特别强调了现代化传播手段在提高民族凝聚力、普及国民教育、促进社会沟通与进步等多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效用,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尽量利用世界上一切能够利用的先进技术手段,加快国家和民族的科学文化建设。
在吸收发达国家科学文化和借鉴国外成功发展经验的过程中,埃及政府不妄自菲薄,而是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并从维护阿拉伯传统道德观念出发,积极抵制一切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蚀。埃及新闻署长奥斯曼先生在会见记者时表示,他非常赞赏邓小平先生曾经说过的那句话:窗子打开后,新鲜空气吹进来,也会混进一些苍蝇,但绝不应为此而关闭窗户。他认为,埃及在某些方面同中国一样,也面临来自外界的消极文化影响,抵制的办法之一,就是教育人民记住自己的历史。
记者通过观察感受到,由穆巴拉克总统亲自倡导的这个思想在埃及已经得到切实的贯彻。近十几年来,包括文化宫、图书馆、艺术中心、博物馆等在内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一批从事民族音乐、舞蹈、文艺评论、影视、民间艺术研究的专门机构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积极贯彻继承与创新并重、民族性与世界性共存的原则,不断为古老的民族文化艺术增添新的内容。1989年,国家拨出巨额资金,创办了中东地区最大的影视艺术城。影视城负责人自豪地称这里是“新一代阿拉伯文化的策源地”,具有每年拍摄100部影片和数千小时电视节目的能力,已经在繁荣国家文化创作事业上发展出重要作用。
文化振兴,教育为本。埃及政府和社会各界近年来重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争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扫除文盲。一大批教育基础设施陆续出现在埃及的大地上,记者前往参观的阿布辛布勒地区,常住居民不过千余,就建有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的普及程度可见一斑。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接受初、中级正规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数已从1981年的不到760万人增加到去年的1500多万人,由政府和私人投资兴办的大学和各类高等技术学校从199所上升到397所,仅开罗大学就有在校学生15万人。国民教育的各项指标与18年前相比,均有了成倍的增长。截至1998年,埃及全国已有2200所学校引入了计算机课程,在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国际互联网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国家信息服务中心、《金字塔报》等单位还开设了各自的网站,用阿拉伯文和英文两种文字向全世界发布动态信息。
这些变化使记者联想起,在阿斯旺水坝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采访时,遇到的一群行进在上学路上的努比亚小学生,从他们那充满自信的笑脸和落落大方的神态中,从不远处校园中迎风飘扬的埃及国旗上,我们似乎看到了埃及的希望与未来,并且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埃及人民致力国家复兴、再创现代文明的事业一定能够成功。(附图片)
上图为开罗老城区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门。
本报记者刘水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