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广西旅游业能否“甲天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8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记者调查

广西旅游业能否“甲天下”
本报记者杜峻晓
“甲天下”盛名久传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可谓尽人皆知。
国内以山水之名而赢得如此之高知名度的,唯桂林一家。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1996年,桂林旅游收入近28亿元;1997年,突破了30亿元大关;到去年,则直奔33亿元而去,稳占桂林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3,成为该市的支柱产业。
桂林在广西,广西怎么办?在全区2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到处山川秀美,景点遍布。广西已具备建立旅游大省区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的旅游业能否“甲天下”?
旅游业的现状
撇开接待国内旅游者的情况不说,仅从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来看,1990年至1998年,广西在全国位列前10名,最好的名次是1990年取得的,位居第六。从旅游创汇的情况看,1990年至1998年,广西一直排在前13名。最好的成绩是1990年取得的,位列第五,1995年和1998年均排在第十三名。再把广西与相邻的云南省作比较,1990年,广西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50多万人次,而云南仅有10多万人次。可是就在广西的统计曲线“打摆子”的时候,云南省却扶摇直上,至1996年,云南已将广西远远甩在后面,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近80万人次,而广西仅有50多万人次。1997年和1998年,云南仍遥遥领先,广西不得不在事实面前承认,原来不如他们的云南已经走在了前面。广西与云南两个省区的旅游外汇收入同样如此,云南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90年至1995年,仅用了5年时间,当仁不让地超越了广西。其间,两省区曾在1994年“打过一次平手”。
曹伯纯坦率地承认:“广西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发展速度慢,整体素质不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集约经营程度低,产业体系和管理体系不完善,发展后劲不足。与先进省市相比,与国内外迅猛发展的形势相比有很大差距,与广西拥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也极不相称。”
为何落伍
广西的旅游业因有了桂林这个旅游界“龙头老大”的带动而在较早时间就起步了。早在“七五”期间,广西旅游业就位居全国前列。但起步早并不等于永远领先。1998年底,全国已有24个省份将旅游业列为主要或重要产业,并陆续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广西原来的竞争对手较少,忽然间增加了许多竞争对手,局面变得白热化起来。九寨沟、张家界、长江三峡、西双版纳也为众多的旅游者看好。而广西旅游业尽管也增加了北海、出境游等新旅游景点和业务,但与先进者相比,实属进展缓慢,失去了快速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机遇。
对旅游环境的重视不够,也是广西的一大失误。就拿广西旅游界的龙头桂林来说,没去过的人跃跃欲试,而去过的人却颇感失望。漓江的山水没得说,但漓江两岸的建设却不能让人恭维。从桂林去阳朔路上所看到的景象,又让人怀疑,这里的人到底是在维护自然风光呢还是在破坏。曾有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说:“简直就是脏乱差!”曹伯纯在一次大会上指出北海对自然风光的破坏“是犯罪”。
此外,野马导游、宰客、收受回扣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广西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前不久,曾有一位游客在东兴市参加出境旅游时遇到不舒心的事,一气之下给曹伯纯写了一封投诉信,曹伯纯批示后,有关部门向那位游客赔礼道歉。但人们无法统计,究竟有多少游客在遭遇到不痛快之后窝在心里,回去后却义务宣传:那地方不能去!
振兴在此时
振兴旅游业的工作摆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议事日程。3月下旬,广西发出了要像抓工业和农业那样抓旅游业的呼声。自治区拿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对广西旅游景区和景点的开发建设提出了较为详尽的规划,也对规范广西的旅游市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从今年开始,广西以桂林、柳州、南宁、北海旅游带为重点,逐步建成北、南、东、西四大旅游经济区。桂北以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和文化古迹为特色;桂南以壮族文化、滨海风光和边关风貌为特色;桂东突出历史文化、宗教名胜和侨乡风貌;桂西以长寿旅游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决定,今明两年,每年由自治区财政安排3000万元作为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全区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宣传、招商引资活动、信息网络建设、人才培训、旅游设施维护、重大建设项目贷款贴息、重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和景点景区的功能完善等。
我们期待着广西旅游业的再次振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