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多管齐下化解村级债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8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来自一线

多管齐下化解村级债务
当前,村级财政亏空、集体经济负债运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最近,有关部门对湖北汉川市农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市629个行政村中,有572个负债,占91%;负债总额达1.07亿元,村平均负债17万元,其中负债最多的村竟达320多万元。村级负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重了农民负担,影响了干群关系,影响了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造成村级负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税费负担过重。据统计部门提供的资料,从1994年到1998年,村民人均税费由135.8元上升到298.4元,年均增长23%以上,大大高于同期村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的速度。许多村民无力支付高额税费,只得转嫁给村集体承担。二是机构臃肿,干部队伍庞大。有的乡镇设机构40多个,有些机构职能相近或交叉。有的乡镇党政群机关编制为40人左右,实有人员却多达100多人,加上七站八所和民办教师,平均每个乡镇使用非正式人员180多人,有的甚至高达400多人;一般行政村的干部职数应为7—9人,而实际上有很多村都突破了这一标准。乡镇非正式人员和村超编干部的工资及一切福利待遇均从农民上交的乡统筹和村提留中支出。经费不足时,就以各种名目,向村民乱收费,或向村集体伸手。三是对公益事业投入过热。有的地方领导不是量力而行,而是喜欢搞短期行为、形式主义,热衷于树个人政绩,每上一个项目都少不了要集资摊派和由村集体借贷垫支。据了解,某镇近5年来用于修公路、修街道、建市场、建学校、办企业的投资高达5000多万元,是1949年至1993年45年间总投资的5倍,这些公益设施的建设尽管使生产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也使村集体和村民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四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有的村财务收支不建账,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怎么花、谁来花,全由村主要负责人说了算。少数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将村级财务视为自家荷包,进出无据,既加重了村民负担,又影响了党风廉政建设,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
针对造成村级负债的诸多原因,要想化解村级债务,从根本上扭转村级经济负债运行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改费为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精“官”简政,规范乡村干部报酬;认真搞好村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湖北汉川市委组织部祁怀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