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革新开放迎难而上——越南纪行(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9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革新开放迎难而上
——越南纪行(上)
人民日报代表团
人民日报代表团访越期间,越南同志在谈论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有两个,一个是“革新”,一个是“越南特点”或“越南传统”,或许,这正是观察今日越南的两个切入点。
越南是从1987年开始提出“革新”的思路的。革新的思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根据越南的国情和实际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二是对外开放,用越南同志的话说,就是“汇入国际社会”。
越南的革新也是从农村起步的,即广泛推广了农业的家庭经营,效果是明显的。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阮富仲同志在会见代表团时谈道,1998年越南风灾水灾严重,但粮食产量仍达3150万吨,大米出口380万吨,居世界第二。越南已连续几年大量出口大米了,可以说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
越南对外开放的步子相当快。代表团刚刚抵达越南时就读到一则消息:越南政府发布1999年第十三号令,允许获准在越南活动的外国银行开展存款、贷款、折扣、再折扣、典押商业信用券、有价证券、外汇经营、银行担保等业务。在越南的市场走一走,发现美元、法国法郎、人民币、泰铢等在许多地方可以直接流通,这可能只是一种不规范的过渡现象,但也反映出越南市场与外部世界的密切关系。
代表团参观了胡志明市附近的铃中出口加工区,这是一个中国电气联营进出口公司和越南西贡加工区公司的合资企业,双方各投资300万美元。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加工区边建设边招商,现已有27家外资企业、1家越资企业入驻,去年加工区出口额达8000万美元。1997年和1998年,中越投资方已各分红100万美元以上,资产总额已被评估为1600万美元。铃中出口加工区被越南有关部门评价为“成功的出口加工区”。
据介绍,越南现已设立了64个加工区,近两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资进入的速度放慢。但从总的情况说,越南劳工素质好,有文化,能吃苦,劳务成本低,政策环境也好,税收优惠,其投资环境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在河内附近的河西省,代表团参观了一家建筑材料公司,其地砖生产线是近年从意大利引进的,技术先进,效益很好。还访问了一个村庄,村里的主要副业是木雕工艺品,出口比例也相当大。在胡志明市11郡,代表团会见了一位越籍华裔陈明,他1976年创立了一家公司,从家庭作坊式工业做起,现在,他的冠军公司既做轮胎、塑料制品、封箱胶带等实业,也做对外贸易,中国的海尔冰柜就是由他做越南的总代理的。由上述情况看,越南的基本经济面已和外部世界有相当密切的联系。
在越南,国外旅游者相当多,在胡志明市,法国和美国来的旅游者居多,抗美战争中的地道成为热门景点。在北方的下龙湾,我国的同胞随处可见,商店的服务员大多可用中文讲价交易。据说今年春节时,中国有7000多旅游者来下龙湾度假,越南对中国广西等地来的旅游者采取了免护照签证的灵活措施。
在与国际社会接轨方面,越南目前有4个主要举措,即参与东盟10年减税计划,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国家行动计划,参加世贸组织以及与美国签署双边贸易协定。越南领导人呼吁国内企业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战略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联系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