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澳大利亚 修宪草案起风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9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澳大利亚
修宪草案起风波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李学江
3月下旬,澳大利亚联邦总理霍华德终于公布了人们期待已久的宪法序言草案,但没想到草案招来一片批评与讥讽之声———土著人不满意,妇女界指责,知识分子中也颇多非议,更别提反对党的挑剔了。一些评论认为,这份草案有违去年宪政会议的有关决议,所表达的多是霍华德总理的个人观点。
众所周知,如果澳大利亚由现在的君主立宪政体改行共和政体,那么它的宪法势必要作相应的修改,但由于联邦总理霍华德个人反对共和,当然他也就不赞同对现有宪法进行改动,不过这位总理却同意对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宪法序言做出修改,并表示他本人将亲自执笔。
序言草案的开篇即写道“带着对上帝的希望,澳联邦由所有主权平等的公民构成。”很多人立即指出,澳是移民国家,宗教信仰本是多元化的,不应在宪法中提上帝。无神论作家亚当斯说,草案将为数众多不信教的澳大利亚人排除在外,同时又将印度教徒、佛教徒等置于何地?不少人还指出“主权平等的公民”一语也不得要领,颇令人费解。
“我们既奖掖特殊贡献也同样珍视公平,既尊重个人独立性同时也看重伙伴关系。”这里的“伙伴关系”一词受到更多的质疑,因为伙伴关系在澳英语中意味着男人之间讲的“哥们儿义气”。有人问为什么只突出伙伴关系,而不提父母及其他关系?妇女们更是义愤填膺,认为草案中不仅没有提及男女平等,相反却含有大男子主义。
但最重要的争论在于土著问题。草案写道:“还在远不可知的时代,我们的土地上就已居住着土著居民和托雷斯海峡的岛民,他们应为其古老的和连续不断的文化而受褒扬。”以前白人一直自欺欺人地为自己的殖民行径辩解,说在他们到来之前,澳洲是一块无主之土。直到1992年澳最高法院在“马勃裁决”中才推翻这种说法。现在草案再度确认澳早已有土著人居住,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措词不仅含有居高临下的“恩准”口吻,而且没有像宪政会议的决议那样明确肯定土著居民是澳洲土地的“看护人”地位。这一倒退引起工党、民主党和土著团体的强烈批评和指责。工党和民主党都表示,如不承认土著人历史上土地“看护人”的地位,他们将在议会表决中投反对票。
面对人们的批评,霍华德总理说,如果承认土著居民对土地的看护人地位,那么宪法序言草案在全民公决中就将面临失败的命运;也将再度掀起关于“土著地权”问题的大辩论。联盟党政府在去年的立法中,修改了工党政府1993年通过的《土著地权法案》,对土著人的地权申请作出了种种限制。澳政府不仅不愿意承认土著原来是这片土地的“所有者”,现在连“看护人”的地位也不想给。究其原因,除霍华德个人立场外,他还要考虑汉森的单一民族党的影响,更要顾及与他结盟的、由白人农牧场主组成的国家党的立场,何苦为土著人的利益去得罪这些主流社会的选民呢?
定于今年11月举行的全民公决原本只是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不要改行共和。但霍华德总理数月前坚持要再加上宪法序言草案一同付诸公决,他的理由是,在没有法律效力的序言中承认土著人的最早居住权,以利于民族和解。但他欲进实退,并没有满足土著居民和反对党的要求,他们扬言要投反对票。果真如此便要“殃及池鱼”,连共和问题在公决中也要跟着倒霉,而这正是共和运动所担心的。因此不少人建议,只就共和问题公决。
当然此间也有舆论认为,草案就是草案,尽管毛病百出,令人失望,毕竟还可以继续讨论和进行修改。总之,人们希望这一问题不致影响共和列车的进程。
(本报堪培拉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