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在“预”字上下功夫——上海市机电工会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的实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8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预”字上下功夫
——上海市机电工会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的实践
本报记者唐维红
编者按:去年以来,上海市机电工会在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劳动关系出现新情况时,建立和推行了以预测、预审(议)、预报、预防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及时有效地把劳动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主动有力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保证了行业调整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氛围。
职工群众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当前各级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上海机电工会在维权中突出一个“预”字,使工会维权工作更加扎实有效。他们的成功实践,体现了工会组织“想大局、议大事、干本行”的工作思路,是值得各地借鉴的。
如果您是企业的一名普通职工,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您会怎么办?如果您是一位企业的经营者,当您的改革措施得不到职工的理解时,您又会怎么办?如果您是上海市机电系统21万从业者中的一员,遇到上述问题您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找工会。
上海市机电工会于去年7月出台了旨在协调劳动关系的预警机制,通过预测、预审(议)、预报和预防四大环节,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为企业改革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经过半年多的运转,预警机制得到了党委的重视,行政的支持和职工的拥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变被动为主动,构筑预防劳动争议的大堤
上海市机电工会辖有369个基层工会组织,其前身是诞生于1920年的上海机器工会,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优良的传统。现任工会领导班子是1997年经三次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当时,正值原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和上海机电控股(集团)公司资产重组,成为新的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总公司为贯彻上海工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大规模的行业调整。企业的转制、改制、资产重组涉及全公司2/3的单位,一些企业破产兼并,部分合资企业出现亏损,减员增效工作在全行业普遍进行,涉及下岗分流人员数万人。于是,集体劳动争议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来工会要求维权的职工也在不断增多。机电工会领导认识到,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协助党政妥善处理劳动关系上的矛盾,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氛围。
机电工会早在1997年8月就率先建立了工会法律援助制度,投入20万元专项资金,为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讨回公道;但在实践中,他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工作的被动和滞后。因为职工来寻求法律帮助时,合法权益已经受到了侵害。无论他们工作多么努力,都无法根本消除职工心中的阴影。往往是集体劳动争议和突发事件发生后,工会干部和党政领导疲于奔命,忙于协调,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效果还不能令大家满意。
能否寻找一条从被动到主动,从滞后到超前,从随意到规范的新方法、新途径,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正当他们苦苦思索的时候,上海市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于1998年6月在市委党校礼堂内隆重举行。市总工会主席包信宝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工会要建立以信息信访、预防和调解劳动争议、增强职工法律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工会劳动关系预警制度。要充分发挥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缓解社会矛盾、及时有效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中的积极作用。”
这段话在广大工会干部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会议刚一结束,机电系统工会主席马新生就与4位副主席一起分别带队沉到基层调查研究。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先后走访了50多个单位,召开了30多个座谈会,直接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实践出真知,调研出思路。机电工会预警机制的脉络逐渐清晰起来:把核心放在维权上,把功夫花在“预”字上。
经过反复酝酿,多次修改,《上海市机电工会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的实施细则》定稿并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基层工会。这是上海市工会系统第一个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它诞生在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诞生在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时刻,也诞生在广大职工殷切期望的目光里。
突出一个“预”字,确保稳定大局,促进经济发展
机电工会的预警机制包括预测、预审(议)、预报、预防四个环节。
预测——主要通过企业劳动关系分析会、劳动争议协调会、职工思想研究会和职工信访、领导家访、干群对话等渠道,超前分析、测定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可能性,超前提出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办法,努力实现维权的前瞻性。
预审(议)——就是通过职代会等形式,及早介入企业改革转制、减员、分配等改革方案的制定,依法用好审议权,从源头上避免决策不当损害职工的合法权益,努力实现维权的规范性。
预报——就是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及时掌握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努力实现维权的主动性。
预防——正确掌握和运用法律武器,对刚刚露头的可能侵犯职工合法权益、引起矛盾激化的“苗头”采取有力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努力实现维权的有效性。
预警机制建立后,机电系统维权和稳定工作变得主动而高效。1998年初,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在推进企业改革,组建装备公司时,设想实行减员增效的措施,公司工会及时向行政提出,建议先由工会听取和了解职工的想法,再考虑制订方案。在行政的支持下,工会先后在生产车间、管理处室等召开了多次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职工座谈会,及时把深入调查的结果转告行政,从而为制订一个职工可以接受、企业能够承受的下岗分流方案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下岗分流方案初稿刚脱稿,工会又立即着手做好方案的预审(议)工作,先后召开工会常委会、全委扩大会、职工代表组长联席会、职代会民管小组会议和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在整个过程中,参与人员对方案初稿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共38条。工会整理后将其中26条提交公司党政,其中大部分被接受并作了修改。
通过预测、预审(议)和集体协商后确定的方案在正式颁布前,提请全体职工代表审议讨论。一个有可能引起职工情绪波动,引发劳动争议的下岗分流方案,如今正有序稳妥地进行着。
建厂38年的上海东风机器厂去年7月依法进入破产程序。一时间,职工怨声四起。该厂有40岁以上的女职工和45岁以上的男职工300多人,双职工40对,长病假、伤残职工40名,要妥善安置难度极大。在这紧要关头,工会抓住做好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案的预查,对职工的合理要求,尽最大的努力写进有关文件,并召开职代会讨论。同时,工会还积极配合和支持党政采取措施,在进入破产程序的几个月内,厂工会共补助职工500多人次,共计金额7万多元,为数百名退休职工报销累积的医药费达26万元。
由于工作做得扎实,一批原准备上访的职工理解了企业的困难,放弃了上访的打算。从宣布企业进入破产程序至今,企业内没有发生一起过激行为。除长病假和伤残职工外,全厂职工全部办理了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手续。
正因为如此,预警机制被誉为企业改制和发展的“减压阀”、“助推器”。去年以来,上海电气集团减员分流近两万人,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1.1%。
党政工齐抓共管,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
预警机制建立以来,上海机电系统从班组到公司组成了一道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企业稳定的保障线,有力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环境,保证了行业调整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受到职工的欢迎和党政的称赞。
这几年,上海重矿公司改革力度很大,所属19个企业已实行了7种转制改革形式,1万多职工有3197名职工下岗分流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公司工会建立预警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做法得到党政的一致支持。党政工联合发文,先后建立了5级预防点、健全了10项制度,化解了多起劳动争议。
预警机制的不断推进,在上海机电系统内营造出党政工齐抓共管,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1998年10月,上海液压气总公司召开经理办公会议。总经理顾智毅在会上提出,要在确保行业改革和各项目标实现的同时,必须完成关系行业职工切身利益的5项任务:确保低收入职工月收入不低于市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线;归还职工集资款;清欠企业职工养老金和保险金;职工4平方米住房特困户解困;清欠职工医疗费。对每一项任务他们都作了具体指标规定,并在行业报上予以公布,自觉接受职工的监督。
通过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去年年底在完成全年预算、制止行业亏损的基础上,职工集资款归还率达到了62%,长年医疗费清欠达到50%,住房特困户解困率累计达到98%,企业不再发生欠缴职工“两金”,为行业下一轮深化改革、发展赢得了机遇,创造了条件。
总经理顾智毅深有感触地说:“预警机制警示我们各级干部在推进企业改革的同时必须把职工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是推进企业转制改革的一项保障制度。”
工会干部真情投入,把工会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今年2月13日下午5点多,已过了下班时间。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办公室的电话骤然响起。正在加班的工会副主席王莉芬拿起了听筒,电话那头传来一位女同志激忿的诉说声。原来,是上海机床电器厂待退休职工王小宝反映她2月份工资没有领到,无法过年的问题。王莉芬放下电话立刻与机床电器厂有关领导取得联系,了解到该厂共有18名待退休职工因种种原因没有领到工资。为了保证他们过好春节,公司工会与该厂领导紧急协商对策。因当时银行已下班,他们便做出决定,这些职工的工资先由厂各级干部垫付,于当日晚上和第二天全部送到18名职工手中。
当公司和厂工会干部将工资送到王小宝家时,已是13日深夜了。王小宝激动地说:“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问题。以后有事,我就找你们!”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机电系统各级工会干部,在实施预警机制的过程中,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真情投入,忘我工作,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上海线缆公司工会主席鲍建国,在公司改制中,不计个人得失,认真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党政的称赞和职工的信赖。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张连华为改善一线职工工作条件,与外方代表据理力争,表现出一个工会工作者强烈的正义感和使命感。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这里的工会干部爱说这样一句话——“素质高的干部特色多,素质低的干部牢骚多。”预警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使广大工会干部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努力向“讲政治、懂经济、通法律、会管理、善维护”的目标迈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