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内蒙古托克托县新营子镇豆腐矢村农民光景一年比一年强,科学种田、多种经营、乡镇企业搞得热火朝天。村支书王先士介绍说——增收,重在真抓实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8
第2版(经济)
专栏:关注农民增收

内蒙古托克托县新营子镇豆腐矢村农民光景一年比一年强,科学种田、多种经营、乡镇企业搞得热火朝天。村支书王先士介绍说——
增收,重在真抓实干
本报记者董建勤
想不到坐在记者面前的这位普通塞外大汉,竟报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数字:199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高出全国,也高出全区的平均水平!王先士,这位50岁上下的基层干部反复说着这样一句话:增收,重在真抓实干!
看得出,记者的话题正中他的心怀,一下子就拉开了话匣子:“村里要想富,首先抓经营。农民喜欢实际,关键在真抓实干。我们增收的速度比前两年快得多,1997年人均1900元,去年就净增600元。当然,地理条件好一些(远郊区,紧靠公路)是个有利条件,村委会重点抓了以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过去主要种粮食,这两年则大面积改种蔬菜,发展村办企业,靠壮大集体经济减免了农民负担。既开源又节流,农民肯定增收。
“过去靠天吃饭,搞单一种植,很不合理。这两年讲究科学种田,学科学、学技术成了风气。传统的施肥方法是不按季节、比例和时间随便洒,庄稼受不了,现在则大搞配方施肥;再用种子公司培养的良种,确实大大增产了。1996年全村产粮40多万公斤,1998年达到55万公斤;另外,尽力改善生产条件也是增收不可缺少的因素。村里大搞水利设施,把过去破烂的4000多米电线和5眼废机井改造一新,增加了1000多亩水浇地。集体统一建了150亩蔬菜大棚,承包给村民。
“你问怎么应对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当然,要找出路。发展村办企业是条好路子,但资金是个问题。我们采用外引内联的办法,搞起了三类股份制企业:一是农产品加工转化型的,投资50万元办起了面粉厂,把小麦加工成面粉或挂面出售。办了辣椒加工厂,做成罐头和小瓶的辣椒油,销路不错;第二类是组建小型建筑工程队;再有就是参与附近上马的电厂。总产值上升到1000万元,纯利润达20万元。
“村民的光景吗?当然,一年更比一年强。说几个百分比给你听吧:全村196户人家,40%住房砖木化了,80%有了彩电、洗衣机、摩托车或三轮车,15%的人家有冰箱,840口人最穷的收入也过2000元。对困难户,采取干部包户的办法后,有的上年收入八九百元的户,年把时间也提高到了二三千元,光景也大变。”
问及下一步的打算,王先士还是四个字:真抓实干!今年要在辣椒加工上扩大规模,还要发展脱水蔬菜,利用粮食和秸秆发展养殖业。下一步我们还要搞节水灌溉,目前资金差一部分,准备想办法贷点款。要知道降低成本也就等于增加收入呵!反正,我们有信心使今年人均再增收200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