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沧海横流看中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8
第2版(经济)
专栏:

沧海横流看中远
本报记者冉永平
近年来,世界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众多甚至辉煌百年的老牌企业也艰难经营,纷纷合纵联横,兼并联合乃至关张倒闭,以渡过难关。国内外的人们不禁想到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中远集团,中远能挺住吗?
中远同样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仅1997年,航运收入就减少几十亿元人民币。然而,值得欣慰的是,中远挺住了。中远集团不仅没有亏损,反而一直在盈利,而且已跻身世界大航运公司之列。
中远成功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了三个关系。
专与多的关系
是专业化经营还是多元化经营,一直是企业发展中争论不休的课题。中远在专与多的关系上是一种颇为奇妙的组合,即专中有多,多中有专。
航运结构上中远实行专业化。中远集团新任总裁魏家福告诉记者,过去,中远是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制,集团下面有广(广州远洋)、大(大连远洋)、上(上海远洋)、青(青岛远洋)、天(天津远洋)五大金刚,小而全,各干各。无法捏成拳头不说,为了争夺市场常常兄弟自残。
从1993年集团成立伊始,他们就决心动大手术,对集团资产重新排列组合,按国际惯例进行体制改革和机制运作。特别是从1997年开始的航运体制改革,震动世界航运界。这次资产重组涉及420艘船、近500亿资产、4.8万人,历时5个月,堪称国有资产最大的一次重组。他们集中所有集装箱船,成立中远集运公司,把总部设在上海;集中所有散货船,成立中远散运公司,总部设在天津;集中特种运输船到广州。1998年1月,重组船舶顺利交接完毕,从而形成了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三大专业化运输船队,在航运业务中实现了专中有多的战略。
这一专业化的调整使中远集零为整、变掌为拳,实力大增。国际竞争力增强不说,仅管理成本当年就下降15亿元。
中远多元化有“四不做”:与主业不相关不做,没有人才不做,没有资金不做,做不大、做不出竞争力的不做。其中最核心是前两不做,它充分体现出多中有专的思想。
这一思路最成功的注解是修船业和集装箱制造业,由于与主业紧密关联,又有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这两项中远均做到了全国第一。其中南通远洋船务工程公司投入200万,滚出4个亿,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修船厂。
攻与守的关系
中远面临的国际竞争恐怕比任何一个企业都激烈。计划经济时期,货是国家给,国内对外贸易额,中远一家占了95%以上,最多时占98.5%。实行市场经济后,“有路大家走,有水大家行”,市场不仅对国内开放,而且对国外也开放。目前,世界上排名前20位的大型跨国航运公司都在中国设立了独资子公司,为争货源而设立的办事处更是多达350个;外国班轮挂靠我国港口,每月干线航班达72班,变相使用国内支线达192班。中远的市场被严重蚕食,国内市场的份额低谷时跌到不到10%。由98%到10%,面对国外同行的凌厉攻势,中远怎么办?
中远的战略是“攻守平衡”,即国内要收复失地,同时以攻助守,积极向海外拓展业务。你能打进来,我也能打出去。
打出去要靠新思路。魏家福告诉记者,以前,中远在海外的点上千个,点多、线长、面广,而且全部吃“皇粮”,由总部养活。这些年,中远调整海外战略,紧紧围绕航运主业,以效益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设立海外公司。目前,中远外派400多人,管理了5000多人的海外兵团,除朝鲜、埃及、孟加拉国外,其余300多家海外机构全部能盈利,不仅为集团承揽了大量海外业务,而且还直接为集团上交利润,成为集团在航运主业困难时期的又一个支撑点。目前,中远的海外货运量已占近70%左右。
大与强的关系
做大,可以说中远已经成功。由创立初期的4条二手船起家,到现在已经壮大到近600条船,资产逾千亿。
魏家福认为,规模是必要的,规模是竞争的重要基础。1995年以前,中远靠举债滚动发展,迅速壮大了规模,第一步应该说是成功的。但陶醉在“大”里是危险的,说是世界最大的船王,很好听,但这没有用,关键要看这么大的资产产生了多大的效益,这么多的船,技术含量如何,这才是体现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因此,1995年以后,中远的思考重点转移到如何做强的问题上。
做强首先靠技术,中远这些年在科技和技术改造上的投入近百亿元,在许多方面已经大大缩短了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有些甚至超过了国外同行。今天,中远的装备已经逐步改变了“破、小、旧”的面貌,拥有了一批先进的船舶,如代表当今世界最先进水平的5250箱位集装箱轮,中远已拥有6条。此外,先进的电子技术在中远也已经广泛应用。
中远的EDI电子定舱系统和“现金回款系统”颇神奇,通过EDI系统,货主可以随时查到货物的方位。由于中远的一些运输车上也装了卫星定位系统,因此,货物上岸后,中远也可以随时向客户提供货物的运输情况。而“现金回款系统”可以大大加强集团对散布在世界各地的300多家下属机构的管理。通过这个系统,世界各地任何一个公司的任何一笔收入,只要一到账,集团马上就可以控制。魏家福告诉记者,这些年,中远的科技贡献率达到3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