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情系党报五十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社会扫描

情系党报五十载
唐楠萱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有一位老人叫熊希远,订阅收藏人民日报已有50个年头了。
从捧起人民日报创刊号起,熊希远就明白今生最割舍不下的是什么。1948年,熊希远18岁,是唐山一中的学生,和当时许多进步青年一样,他常常穿过国民党封锁线,到解放区去感受全新的空气。一天,解放区的同志给他看一张崭新的报纸,“人民日报”四个有力的大字令他激动不已,人民终于有了自己的报纸!尽管他没能将报纸带回唐山,还不能把报上登载的胜利消息大声地说出去,但他真真切切地明白,全国解放不再遥远。1949年春天,年轻的熊希远怀揣着人民日报,在喧天的锣鼓声中与唐山的亲人告别,踏上了随大军南下的征程。
1952年,熊希远复员回到家乡,同他一起回来的是一大袋保存完好的人民日报。后来,他调动过几次工作单位,但他始终坚持自费订阅人民日报并尽量保存下来。有一段时期,不允许个人订阅人民日报,这对于视人民日报为生命的熊希远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他四处奔走搜寻人民日报没有结果后,给中宣部写了一封信,倾诉了自己的心事和愿望。一个月后,邮递员又为他送来了崭新的人民日报,老人手捧报纸激动万分,因为当时全乡只有两份人民日报,一份是乡党委的,一份是熊希远自己的。
这情结1976年的大地震也没能扯断。熊希远从废墟中爬出来,看到妻子和女儿都安然无恙后,顾不上收拾家当,先扒出人民日报,用苫布遮盖严实。谈起这段经历,老人总要叨唠两句:地震让我损失了一些人民日报,脸上流露出遗憾的神情,后来虽经多方收集,至今仍没有补全。
“情系党报五十载”,成为路南区女织寨乡郑各庄村村民的一桩美谈。负责他们那一片邮递工作的老邮电们都认识熊希远。50年来,他家的小屋里报纸堆得快顶到天花板了。
熊希远老人为自己的那份人民日报倾注了毕生心血,从最初的四开四版、竖排繁体到如今的四开十几版的大报,他对人民日报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均了如指掌。每当召开党代会、人代会,他不但仔细阅报,还专门买来会议文献收藏。从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熊希远老人说:人民日报记录了新中国的发展历史,看到它,就能感受到新中国近50年的巨大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