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让京剧走向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9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让京剧走向世界
光明日报记者蔡毅本报记者刘玉琴
4月3日晚在北京保利大厦的一场汇报演出,为中国京剧院欧洲访演画上了圆满句号。记者注意到,自中国京剧院载誉归来,传媒不断地传出他们在西方主流舞台上大显身手,使一向习惯欣赏西方歌剧的欧洲观众,为中国京剧艺术深深打动的消息。人们在高兴振奋之时,仿佛一下子豁然开朗:此次访演启程之前,关于西方观众因为东西方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而听不懂中国京剧的担心,如此可以冰消雪化了。但是,有一个问题仍然萦绕在记者心头:中国京剧能全面走向世界吗?
此次欧洲演出,前后共七场,从罗马首场的一炮打响,到满足佛罗伦萨观众的热情期待;从一改阿圭拉观众的冷淡而令之动容,到征服挑剔的维罗那观众垂下胜利的帷幕,可谓场场成功,越演越红火。这样的成绩,的确令人鼓舞。然而,必须看到,成绩虽佳,还不能成为中国京剧全面走向世界的足证。因为此次是访问演出,属于双边文化交流性质。演出的顺利与成功,与双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密不可分。须知,在文化市场上,政府的参与,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即使勉强做到,也难以保证都能发挥作用。再说,这次访演,七场演出,分别安排在五个城市的剧场里,基本上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如果一处连演数场,其结果将如何?怕就不好准确把握了。
那么,到底怎样实现京剧全面走向世界的目标呢?是的,我们不能、不会满足于几场戏的演出成功,我们的目标是:让京剧全面走向世界。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已经作了大量有效的工作。譬如,为了让西方观众对中国京剧艺术有一个全面的印象,首先在剧目选择上,匠心独运地确定、推出了几十年来久演不衰、唱念做打无不兼备,而且具有较强观赏性的《杨门女将》,还有包含京剧生旦净丑不同行当,并体现不同风格、流派特点的《将相和》、《打焦赞》、《断桥》等折子戏。再譬如,西方人的生活节奏和欣赏习惯与我们不同。为此,我们又对剧目进行了精简过场、加快节奏的包装。此外,开演前主持人简介中国京剧基本常识,演出时打出字幕等,都是相当成功的措施,对西方观众看懂、接受京剧,起了较好的作用。记者在随团采访中得知,不少人认为,要达到让京剧全面走向世界的目的,还必须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首先,坚持改革创新意识,向现实生活、向本民族的其他艺术形式,尤其是大胆地向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汲取营养,使京剧努力跟上时代的发展,从而更贴近生活、贴近民众。京剧作为“国粹”,积累深厚。而形式板滞,也是不争的事实。急剧发展的时代,要求它必须加快现代化进程,以适应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需要。譬如,程式化的京剧歌、舞,是从旧时代的生活中提炼加工形成的,大都保存、甚至停留在过去的时代形态。如果从当今鲜活的现实生活里,从各种兄弟艺术样式里,从当前观众喜爱的流行歌曲、现代舞,以及西方现代歌舞剧、音乐剧之中,广泛借鉴吸收,为我所用,必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观众。再譬如,以京胡、二胡等乐器发出的高音为主要特征的京剧音乐伴奏,显得高亢尖亮有余,深沉丰厚不足。可否如本次巡演顾问、京剧艺术家杜近芳指出的,吸收西洋音乐加盟;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让京剧更多姿多彩起来?当然,一切改革创新,都必须以保持京剧特色和民族特点为前提。
第二,树立商品观念,走市场之路,按市场规律办事,这可能是实现京剧全面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将我国传统艺术之一的京剧作为商品推向市场,应是顺理成章的。记者曾有幸观摩北京紫禁城太庙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图兰多》的演出,那场面、那效果,至今记忆犹新。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参与组织、接待《图兰多》来华演出工作的同志告诉记者,《图兰多》的演出成功,媒体的先期宣传起了一定的作用,完全按市场规律办事,是重要的原因。他说,欧洲演出市场是有规律的,每两年一个周期,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在两年期间完成。其中,演出商的参与必不可少,某些名人的加盟也不可忽视。这是《图兰多》给我们的启示。中国京剧全面走向世界,《图兰多》的经验很有借鉴意义。
第三,能否提供为西方观众所喜爱的作品,是京剧全面走向世界的关键。在世纪之交,世界民族文化交融之势已露端倪,中国文化与世界接轨成为必然。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观众的需要。因为,作为买方的观众的喜好,对于作为商品的京剧作品能否畅销,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必须认真了解、研究观众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要求。据记者观察,像《杨门女将》、《断桥》、《闹天宫》等观赏性、娱乐性较强的剧目,更为西方观众喜闻乐见。《闹天宫》演出时,孙悟空的幽默俏皮、英武顽强,使观众乐不可支,特别是少年观众乐得手舞足蹈,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注意观赏性、娱乐性,无疑是挑选剧目的原则之一。
最后,加强交流、互访,或官方互派,或民间交往,给西方观众欣赏京剧创造更多的机会,这是京剧全面走向世界的重要条件。
(本文摄影:刘玉琴)(附图片)
意大利少女对京剧颇有兴趣
《杨门女将》剧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