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积极开拓农村消费热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8
第9版(理论)
专栏:

积极开拓农村消费热点
尹世杰
朱镕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活跃市场流通,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要从各地农村的实际出发,生产和供应适销对路商品,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宽消费领域,鼓励和引导城乡居民增加消费支出。”开拓农村消费热点,是扩大农村市场、拓宽消费领域、贯彻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农村是极广阔的消费市场
到1998年,我国农村有8.68亿人口,占全国人口将近70%,是最大的消费群体,是世界上最广阔的消费市场。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虽有显著的提高,但一般还只满足了基本需要,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还没有升级和优化,高层次的消费需要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而潜在需求量很大,市场潜力很大。例如,家用电器的逐步普及,是农村消费升级最重要的表现。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家用电器现已基本普及,但农村却相差很远。1997年年底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台):洗衣机为21.87,电冰箱为8.49,黑白电视机为65.12,彩色电视机为27.32,收录机为32.02,照相机为2.06,大体相当于城市居民家庭在1985年前后拥有的水平,滞后十多年的时间。如果现在农村2.3亿居民家庭的家用电器拥有量达到现在城市居民家庭的水平,就需要洗衣机1.58亿台,电冰箱1.48亿台,彩色电视机1.68亿台,收录机5750万台,照相机7268万台,可以创造1万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值。这是一个多么广阔的市场。其他消费品,如电话、电脑以及文化教育用品等,达到城市居民水平,需求量也是极大的。
这些都说明,开拓农村消费热点,对满足居民消费需要、发展消费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扩大内需一定要十分重视农村这个极广阔的市场。
农村即将出现的消费热点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必将出现消费热点。据某报的一项农民消费意愿调查结果说,近几年农村居民最有可能购买的家电产品:影碟机37.2%,电视机31.4%,安装电话23.4%,洗衣机23.3%,电冰箱19.5%。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为1617.15元,扣除衣、食、住和医疗保健等基本消费需要外,用于其他方面的一般可达300—350元,每户可达1000元以上。也就是说,购买千元级消费品,一般不会成问题了。
农村的消费热点,首先是家用电器和电话。这一方面是这些消费品进入农家,不仅带来生活上很大的方便,而且带来了很多新的知识、文化,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另一方面,目前这些消费品的满足程度还很低,像我们前面说的,有很大的需求量。家用电器等成为消费热点,不仅能带动家电工业的发展,而且能带动一个很长的产业链条,能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家用电器、电话成为消费热点,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化教育消费将成为消费热点,这是城乡都会出现的共同趋势。特别是农村,科学文化比较落后,农民文化素质一直偏低。我国还有不少文盲,大部分在农村。提高人的素质,是今后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发展农村文化教育消费,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仅能提高消费力,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而且能提高生产力,直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广大农民对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文化教育消费在消费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事实上,这种情况近几年已开始出现,如农民人均的文教用品及服务消费:1990年为31.33元,1995年为102.35元,1996年为132.46元,1997年为148.18元,大大高于许多方面消费支出的水平。这种现象,今后将更明显。文化教育成为消费热点,在农村也将必然出现。
如何开拓农村消费热点
开拓农村消费热点,除了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经济这个基础工程外,还必须搞好一些具体工作:
第一,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除政府加大对农村水利、电站、电网、公路、通讯等投资外,可鼓励农民集资搞当地的基础设施,如建小水电、修堤坝以及大搞植树造林等,改善硬环境;另一方面,改善软环境,文明生产,文明经商,文明消费,特别要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不法行为,加强法制建设,净化市场。
第二,研究农村消费需求。要研究农村消费的特点、需求层次和变化的趋势,研究农民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和购买力流向,及时加以引导。鼓励那些能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的消费,特别是文化教育消费,反对、抑制那些低层次的特别是愚昧消费、腐朽性消费。企业要面向农村市场,针对农民消费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生产价廉物美的适应农村需要的商品,特别是新产品。在研究农村消费市场时,应适应市场细分化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不仅东、中、西三大地区情况大不一样,在一个地区之内,各地情况差别也很大。应针对各地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和升级。
第三,疏通流通渠道。要以小城镇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村流通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重新梳理农村市场上的购销渠道,建立符合农村要求的新型网络体系,特别是探索产供销一条龙的新型经营形式;扩大农村商业网点,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城市大中型商业也可在农村办分店、联营店、连锁店,把售后服务、技术服务延伸到农村,经常提供产品信息,介绍消费知识。还要强调建立统一的市场,反对地区封锁和压级压价,使货畅其流。
第四,发展消费信贷。城市需要发展消费信贷,扩大信贷的范围,农村更应如此。住房、汽车、家用电器等都可发展消费信贷。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在发展小额信贷等方面有新进展。要逐步增加贷款总量,调整信贷结构,扩大信贷范围,简化信贷手续,使农民的潜在需求变为有效需求,这也是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
搞好上面这些工作,农村消费热点将逐步出现。在消费热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