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8阅读
  • 0回复

拒绝庸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8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拒绝庸俗
王幸生
在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崇高而壮丽事业的过程中,人们随处可见共产党人伟大人格的闪光:他们坚定地站在社会变革的前列,志存高远,心系人民,奋发有为,勇于开拓,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他们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他们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宽阔,品行如幽兰修竹,光风霁月……他们也许在物质上并不富有,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那样充实而迷人,足以令一切善良的人们所向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极少数身为共产党员甚至是领导干部,却缺少共产党人应有的气质,缺少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缺少一种在人类伟大心智涵养下所形成的浩然之气,令人可悲地陷入了思想和作风上的庸俗化。兹列举几种主要的表现:一是官场气。把毛泽东同志关于“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的箴言抛到了九霄云外,不讲政治讲官职,不干事业想仕途,吹吹拍拍,拉拉扯扯,谄上而骄下,前恭而后倨。二是市侩气。把资产阶级的庸俗作风和狭隘功利主义带进党的政治生活中来,不讲党性讲交情,不讲原则讲关系。三是铜臭气。见钱眼开,唯利是图。四是纨绔气。把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错认为“新潮”、“时尚”,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寄情于秦楼楚馆之间,吃喝玩乐,宝马香车。
凡此种种,都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与我们的事业对党员、干部的要求相去甚远。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警觉。怎样避免和疗治这种庸俗化呢?
一是要认真读书,认真学习。古人讲:“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套用这句话,我们同样可以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疗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仅是我们观察世界、发展自己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也是共产党人塑造美好的精神世界的教科书。其中虽没有“黄金屋”、“颜如玉”,却有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方法论、正气歌。浩然中存,俗气何间?现在一些人在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面前,目眩神迷,心浮气躁,没有心思学习,即使学一点也只是为了装点门面,这是导致他们思想和作风庸俗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疗救的办法就是少一点奢华,多一份淡泊;少一点浮躁,多一份宁静;沉下心来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读一点书,着重学习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认真改造世界观。此外,还要尽可能地多读一点历史、哲学、经济、科技、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书,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笛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雨果也说:在每天阅读好的书的影响下,种种蠢事都会像烤在火上一样熔化。开卷有益,诚哉斯言。
二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共产党人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不是面壁参禅、得道深山的产物,而是来源于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实践是共产党人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的唯一场所,也是获取抵制各种政治微生物免疫力的有效途径。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有些干部,缺少社会实践的锻炼,对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生机勃勃的创造性实践缺乏了解,群众观点淡漠,同工农基本群众感情疏远,不懂得党的群众路线,不会做群众工作,有的甚至侵害群众利益。这种状况发展下去是十分危险的。”这是一些同志思想作风上庸俗化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明月清风本无价,源头活水堪涤尘。每一个不甘庸俗、不愿意在庸俗的生活中虚度年华或沉沦下去的共产党员,都应该自觉地投身到改革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实现精神世界的改造与升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