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张羽慧圆了绿色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10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

张羽慧圆了绿色梦
乌江两岸绿树成荫,鱼群在清亮的江水里嬉戏……张羽慧那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喜悦,他此时此刻正坐在四面透风的木房里,追忆着童年时家乡小溪村的景色。
在他的记忆里,绿色越来越少了。1980年,曾经辗转各地任职的土家族税务干部张羽慧因病退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德江县潮砥镇小溪村。
眼下,他的家乡仅有的绿色是田里的庄稼,山上的树砍光了,河里的水变浑了,每到汛季,山洪到处横冲直撞……张羽慧时刻在想,何时才能还我们一个青山绿水的世界?
无奈的是张羽慧一直疾病缠身。1988年,病痛有所好转的张羽慧就再也坐不住了。他费尽周折承包了离家甚远、人称乱石窖的“千口槽”。从此,60岁的张羽慧开始把艰辛与希望植进了石缝间。他每天早出晚归,一连干了70余天,一个又一个从石缝间掏挖的树坑呈现在眼前。为了采购树苗,他拖着瘦弱的躯体,徒步到相距百里的思南和印江求援,买来大量的柏树、泡桐、槐树、钻天杨等幼木。于是,这寄托着张羽慧满腔希望的7000株幼木在“千口槽”安家落户。
植完树苗,张羽慧又倾尽积蓄,肩挑背驮砖瓦11000块,在山上搭了间遮风挡雨的简易房子。11年的艰辛,换来一片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
植树造林本是张羽慧回报乡亲,造福子孙的夙愿。可是,他为管护好这片林子,难免得罪一些人。当盗伐者提刀威胁时,张羽慧没有退却一步,无数次恶意报复没能逼他下山;当妻子治病需要钱时,他拿不出钱为妻子治病;当子女婚嫁时,他拿不出钱为他们置办家具;当乡亲们为子女修房造屋时,他拿不出钱给自己的子女添一砖一瓦……张羽慧却把退休金都花在了植树造林的事业上,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
近年来,张羽慧老病复发,两个儿子不断催他进城疗养治病,他总是说:“我放心不下这片树林啊!”治病之事一拖再拖。在亲友们的多次催促下,最近,他拖着病体,把自己植树造林的良苦用心写成“万言书”,向镇里作了专题汇报,请求镇领导设法保住他用心血营造的绿色树林,让她永久屹立在乌江岸边,为人类造福。
贵州德江县委宣传部张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