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庭院青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10
第7版(文学作品)
专栏:

庭院青青
晨梅
一所庭院就是一页历史,一页追求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
我说的是我现在所居住的总政黄寺大院。
初识黄寺大院,是1965年夏天。我那时住西内大街,常随解放军报社的班车来此游泳。偌大个院子只有几幢旧式筒子楼和一些不规整的平房;散乱生长着屈指可数的杂树,没有花坛,没有草坪;垃圾处处,野草丛生;操场和道路也没有铺装,一刮风尘土满天,下雨遍地泥浆,除了两个简陋的露天游泳池以外,别无诱人之处!
总政机关宿舍搬进后,那个年代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谁种花草美化环境,谁便被斥为有资产阶级思想,更何况整日里乱批斗、穷折腾,人们更无雅兴顾及。“文革”后,随着住户日渐增多,也建了不少楼房,但树木依然寥寥无几,营院依旧杂乱荒凉,看不见花开蝶舞,听不到鸟儿啼唱。那时的大院像耄耋之年的老人,被“脏乱差”的帽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八十年代初,强劲的春风吹进黄寺大院,这里的绿色工程才渐渐提上议事日程。于是,有了环保专职人员,有了计划与方案,一些花草树木也才陆续在这里落户。那二百多株成年的桧柏和银杏便是最早到来的,列队屹立在东院马路两旁,郁郁葱葱,蔚为壮观,宛若绿衣卫士,护卫着营区和生活在这里的所有的人们。随后,月亮门、花形门、弧形长廊、蘑菇亭、藤架、假山、花墙也有了,合欢、垂柳、云杉、塔松、美人蕉、紫薇、大丽花也来落户了,还有枫树、银杏、蝴蝶槐。如今这块五十多万平方米的营院仅树木就多达十万余株,大小花园花坛三十多个,还有儿童游艺场以及用建筑小品与树木花草组合而成的多种景点,就连一些楼房的外墙上也簇拥着爬山虎们微风里颤动有序的亮丽的生命。整个庭院浸浴在大自然美的旋律中,春夏绿得滴翠,秋月一派迷人的赤橙。人们茶余饭后在这里徜徉,备感惬意和舒畅。
环境优美,不仅令人心旷神怡,也招来啄木鸟、燕子、黄鹂,成群的黑喜鹊、灰喜鹊甚至在泡桐和白杨树上筑巢养育起后代;假山上“栖息”着雕塑的熊猫,鹰在檐间“俯视”,草地上潇洒地“走着”仙鹤、梅花鹿,而真实的野鸭也悠然自得地在湖中嬉戏着……真是一个鸟语花香,动静相宜的处所!
有了宜人的风景,再加上楼房道路、各类生活娱乐设施安排得错落有致,和谐合理,使得这里的人们享受着一种团结和睦、安居乐业的生活。大院再不像垂暮的妇人,倒像风姿绰约的妙龄女郎,大步跨入全国绿化美化的先进行列,北京市花园式单位。难怪管理处荣誉室的桌案和四面墙壁上收获了那么多奖杯和奖旗并时常风光于各报刊和影视荧屏上呢!
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我已在此居住十八个春秋,深感幸福与快乐。黄寺已成为我最喜爱最惬意、温馨而缤纷的家园。这优美的诗多彩的画,日日夜夜陶冶着我的情操,激发生活的灵感。我常想,也许只有大自然才能真正最终满足人对美的渴望。人类生活的青春之美就植根在大自然的青春之美的土壤里。而当人们能够顺心顺意按着美的法则去建造自己的生活的时候,这样的日子才是幸福的。我庆幸,我们终于告别了视美为丑的年代。我们正在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这样,美就一定会常伴着我们,从生命到心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