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火红宫灯映屯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10
第8版(摄影)
专栏:

火红宫灯映屯头
说起宫灯,许多人便会想起全国最大的宫灯生产专业村——河北省藁城市屯头村。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屯头,见到工艺精湛的灯笼,爱不释手,遂命侍从精选数盏带回宫中。屯头村的“宫灯”由此而扬名。
其实,屯头村宫灯的真正兴起,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了。2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拂屯头,几位身怀制作宫灯绝技的老者焕发青春,重操旧业,做起宫灯。从此,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全村1340户人家,家家做起了宫灯。心灵手巧的屯头人做的宫灯用料讲究、造型美观,村里还有360多名营销人员散布全国各地,使生产的宫灯很快占领了市场,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
屯头人靠宫灯致了富,现在全村有电话400多部,高档摩托车600多辆,小轿车46辆,人均生活水平由20年前的四五百元增至现在的3500元。尤其让屯头人高兴的是,北京新华门上挂的宫灯,几年来都出自屯头;香港回归祖国,屯头的宫灯挂到了香港的大街小巷。而今年建国5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普天同庆,张灯结彩,喜庆之际自然也少不了屯头的宫灯。
赵力军摄影报道(附图片)
↓屯头的宫灯出了名,有来自河南、四川、安徽等地的1700多人在这里打工。河南南阳的高文革说,我来这儿学学技术,回去也大干一场。
↑李小军做宫灯十几年,最得意的事是北京新华门上的宫灯连续三年都是他亲手扎的。
↓老百姓手里有了钱,村里的事儿也就好办了。村党支部书记苏俊平说:这两年村里修路、电网改造和建校舍投资了近500万元。俺村这所小学是藁城市农村最漂亮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