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春风化雨润艺苗——沈阳艺校采访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春风化雨润艺苗
——沈阳艺校采访记
李德润章劲松
沈阳市艺术学校专业课期末汇报演出正在进行。垂着紫红色丝绒帷幕的舞台上变幻着迷人的色彩:
优美的舞姿,似雏燕凌空;健美的模特表演,如诗如画;亦柔亦刚的杂技,像一首首生命的赞歌;悦耳的歌声,诙谐的小品,让人笑逐颜开……
前来观看的有关领导、专家、艺术院校同行和学生家长都被感动了。当大幕在热烈掌声中闭合又拉开的时候,他们纷纷走上舞台,表示由衷祝贺。
沈阳艺校是一所培养多专业、多层次艺术人才的国办中等艺术专业学校。高起点办学、高目标发展、高质量育人是他们的追求目标。为此,他们把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学校最根本的建设,努力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少年学子遂良师,他们的实践经验给人许多有益的启示。
选精苗请名师
走下舞台的孩子们,从七八岁到十六七岁的都有。他们个个朝气勃勃,彬彬有礼,尊师爱校。谈起这些孩子们,校长李绍栋颇感得意。他说,这些艺术幼苗都是老师们精选来的。为了选好苗,能培养出艺术人才,学校把招生范围不断扩大,由沈阳市到辽宁省又延伸到东北三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能挑选出最好的有培养前途的艺术幼苗。1997年报考沈阳艺校的学生有1万多人,选来选去只录取了160个学生,都是有艺术天赋的孩子。
有了好苗子,这是至关重要的。但好苗子不等于将来一定成为艺术人才。为了请来名师,艺校不惜血本,投资100多万元,从全国各地甚至从国外聘请专家名流到艺校任教和讲学。于是,芭蕾舞教育家鞠玉鹏、谢惠珍教授来了;中国舞教育家张景顺、张宗英教授来了;民族民间舞专家战肃荣、廖敏来了;模特教育专家李静波来了……
为了使好苗子真正成为艺术人才,他们又首创了“多元立体教学”法。要求各专业吸取其他专业之长,进行高水准嫁接,培养学生掌握多种技能。教学中他们把芭蕾舞演员训练的方法运用到杂技训练中,把戏曲、体操的训练方法运用到舞蹈训练中,声乐教学中增设了舞蹈训练,走出了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教学改革新路子。
历练师资志在一流
8月,正值三伏天,辽宁省著名舞蹈教育家鞠玉鹏教授站在沈阳艺校的讲坛上讲授教学法。台下坐的不是一般的学生,他们是艺校的校长、副校长、副教授、高级讲师,更多的是青年教师。其中年龄大的已有50多岁,年龄小的才16岁。他们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做笔记,跟着鞠教授做示范动作,个个汗津津的。
在沈阳艺校,教师也是学生。学校聘请来的国内外专家名流不仅给学生授课,也定期给教师上教学法课、实践课。老师们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和星期六公休日在这里补充新知识,增长新才干,每次还要交5元钱学习费,校领导带头。青年教师张元化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学校斥巨资聘请名教授手把手地为我们讲课,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的不仅是沉甸甸的知识,更深切地体会到学校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培养与信任。我们只有好好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来回报学校的关怀与厚望。
艺校一直把对教师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除请专家名流来校为教师授课外,还把一些教师送到省内外高等艺术院校或专门培训班去学习深造。仅1998年,他们就先后送出14名青年教师参加了中国舞、现代舞、全国舞蹈编导等各类研修班,还有3名英语老师进修大学本科。
校长李绍栋认准一个理,这就是没有一支有理论基础、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艺校的光明未来。正因为这样,艺校在教师培训和教学科学管理两个方面都加大了工作力度。艺校的教师们都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拼搏进取精神增强,教研气氛浓厚。教师们的文化、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了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正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
处处皆楷模
在校园的一处显眼地方,有一幅大字横标令人注目:“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艺校的教师们这样认识,也这样实践着。
现任校长李绍栋原是沈阳艺术团团长,国家一级编导、省劳动模范、市“五一创业楷模”、市“德艺双馨”十佳之一。1996年10月,李绍栋告别了他洒满汗水并给他带来许多荣誉的艺术舞台,来到沈阳艺校当校长,他又把全部心血浇灌在艺术幼苗上,为培养艺术人才而拼命工作。他身患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但他总是没日没夜地忙碌着。犯病了,吃片药,咬咬牙,挺过去;出差归来,不论多晚,都先奔校门,看看老师和学生;为了工作,甚至把行李卷儿搬到学校里……
副校长王中青为了兴建教学楼,几个月不回家,筹措资金、跑材料、办手续、在工地上指挥,仅用4个月时间,3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保证了上百名的新生入学。
在艺校我们还看到了群文科学生董华葳的母亲写给校领导的一封长信,感谢科主任李璐玲、韩航波对她女儿无微不至的关爱。她在信中说:“我是一位母亲,我深知母爱对孩子成长多么重要。艺校的老师正是把这人间最伟大的母爱奉献给了他们的学生。”
教师们深知,自己是学校里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楷模。他们对自己的举止言行要求十分严格。杂技科主任王晓红有一次被车撞了,腿肿得老高,仍站着讲课。校长从监控屏上看到这种情况,心疼地掉了泪,请她坐下来讲,但她坚持站着。在艺校你稍注意就会发现,男教师都不留长发,没有穿着短裤、趿着拖鞋进课堂的。女教师没有染指甲、戴项链、戴耳环的,也没有穿超短裙的。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教师们正是通过使孩子们刻骨铭心的言传身教,把无私、奉献、崇高的做人品德和严肃、认真、勤勉的治学精神传给了自己的学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