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血腥祭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12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放眼全球

血腥祭坛
黄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半个多世纪之后,欧洲第一次进入战争状态,在美国主导下,北约于当地时间3月24日晚向南联盟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大规模军事打击。
北约的空中打击迄今已近20天,其获得的结果是:南联盟举国激昂,同仇敌忾,屹立不屈;科索沃地区形势迅速恶化和复杂化,难民人数已达数十万,形成真正的人道主义灾难;世界形势在某种程度上走向紧张和对抗,俄罗斯军方人士称与北约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已告结束,乌克兰宣布结束其非核国家的地位,白俄罗斯则准备重新部署战术导弹……美国在北约成立50周年的庆典之前,为其搭起了一座充满不祥之兆的血腥祭坛。
北约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危险的先例。首先,美国主导下的北约军事行动未得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使联合国的权威性扫地以尽,使二战之后建立的这一国际性组织结构形同虚设。其次,从国际法理上看,北约的行为公然挑衅“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基本国际准则,公然蔑视“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国家关系准则。此外,北约的行为也明显违反了自身“集体防卫性军事组织”的定义。美国及北约的行为造成国际关系中制度和程序的混乱,造成国际法理的混乱和真空状态,把世界推入弱肉强食的丛林状态之中。
从地缘政治和国际安全的角度看,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将巴尔干半岛推入具有爆炸性的不稳定状态中。巴尔干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各种矛盾,尤其是民族矛盾错综复杂。对那一地区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善意的国际关切应体现为釜底抽薪式的政治远见和措施,而决不能火上加油。就民族矛盾和冲突而言,科索沃问题与北爱尔兰问题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而美国与北约对二者的态度何止天壤之别。阿尔巴尼亚族的问题不止存在于南斯拉夫联盟,也存在于马其顿、希腊等国。在巴尔干和中欧地区,其它的民族问题、历史边界争端也广泛存在,美国及北约对南联盟的民族分离主义情绪煽风点火,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之盒”,可能使许多地区潜在的民族矛盾重新升温,搞乱二战之后形成的国家格局,出现治丝益棼(fén)的乱局。
此外,德国在这次军事打击中首次派战机到领土之外直接参战,这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的又一个冲击。目前,德国参战正受到民主社会主义党团的控告,一旦宪法法院裁定这一行为违宪,德国将被迫退出,这对北约的军事行动会有重大影响。即使不出现上述情况,德国参战也将对欧洲的社会心理有重大冲击。德国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欧洲的恐德情结虽经岁月消蚀而淡化,但此举仍有可能使其复燃。
俄罗斯与美国及欧洲北约国家的关系由暗中计较转向公开对峙,欧洲试图建立独立的新安全保障体制无异会难上加难。美国是不喜欢看到欧洲出现独立安全体制的,军事打击南联盟,固然是为了打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另一个意图可能是分化欧洲的自主意向,使北约成为对内的捆绑纽带和对外的军事工具。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美国处于进退较为自如的地位,说出手就出手,说撒手也能撒手;欧洲则不同,最好的结果是接管个烂摊子,最坏的结果是灾祸四延,殃及自身。
希腊是北约成员国,也是北约中对南联盟表示同情的国家。希腊本身有阿族少数民族问题,在宗教上又和南联盟同属东正教国家,或许这是决定希腊态度的一个因素。这一事实在某种程度上隐隐显出“文明冲突”的迹象。
自18至19世纪以降,西方文化渐成强势文化,其向外推行的手段,无非大棒、伦理加金钱。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隐隐可以看到“金钱霸权”和“文化霸权”的影子,在南联盟问题上,西方的大棒则破门而入。
在文明延续的问题上,从来是“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美国及其盟国公然以暴力行霸权,实际上是文化自信心低落的表现。当一个国家、一种文明试图以暴力将自身扩张到不适当的地位和规模时,往往也就是其崩溃和衰落的开始。这一类事,史有前车,如大英帝国、如纳粹德国,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