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走向基金时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12
第10版(财税金融)
专栏:热点聚焦

有人曾做过一个比喻:如果说证券市场是一顶皇冠,那么基金就是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肩负证券市场重大使命的证券投资基金经过一年的试点,正渐放光芒——
走向基金时代
田俊荣钟颖
证券投资基金横空出世,满一周岁了。
相伴而来的是5只基金最近公布的年报:资产净值平均增长7.4%,每基金单位平均分配现金红利0.033元,平均年回报率5.44%,超过3.78%的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和4%的一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在同期沪深股市分别下跌14%和27%的背景下,基金给投资者交了一份颇可圈点的答卷,而答卷的背后,分明是基金沉稳前行的足音。
千呼万唤
1998年3月23日,在中国证券史上是一个值得重笔书写的日子。这一天,我国首批依法设立的两只证券投资基金向社会公开发行,在一片喝彩声中,中国规范化的基金揭开了发展序幕。
近2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投资理财的需求也日益扩大。人们睁大眼睛寻找着更好的投资渠道和理财方式,此时,将资金交给专业人才管理、投资于证券市场的基金,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1991年,有人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尝试设立投资基金和受益凭证,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发展并不顺利。于是,有关部门1992年开始考虑基金立法的问题。1994年,因新入市资金赶不上市场扩容的步伐,使股市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迷,这时发展基金的呼声更加强烈。但年年期盼“基金年”,却岁岁不见其踪影。直至1997年11月,经多方酝酿,《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规范化的基金在我国终于启动。
锋芒初试
从1998年3月基金首次发行以来,我国已批准设立了8只基金,分别由8家不同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规模各为20亿元。一年来,基金管理公司稳健经营,规范运作,为中小投资者带来了福音,为股市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对中小投资者来说,储蓄和买债券是较为稳妥的投资渠道,但收益率较低。投资于股票有可能获得较高收益,但风险也较高。而通过购买基金投资于股市,则可能在不承受高风险的同时谋求较高的收益。因此基金的推出,拓宽了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得到了普遍欢迎。基金发行时,每只基金都有上百万中小投资者申购,并有几十万人中签,冻结的申购款上千亿元。一年下来,基金并没有让投资者失望,它公布的年报就是一颗“定心丸”。
由于基金由专业人士来经营管理,其行为理性,策略长远,往往能起到稳定活跃市场的作用。去年3月,首批基金开始推出,当月股市回升,成交量放大近50%,市场由此步入新一轮升势。在去年8月中旬股市大跌期间,5只基金共入市约10亿元,占两市交易量的5.6%,大量资金的入市集敛了人气,活跃了市场。
基金的理性投资取向,也开始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基金投资股票时注重研究分析,其重点投资的股票大多是绩优成长股,从最近公布的情况看,基金重点投资的股票1998年中期平均每股收益0.306元,远高于市场0.118元的平均水平。这些重点投资的股票备受市场关注,并受到部分投资者的追捧。这种注重研究、理性投资的观念不仅促使其他证券机构注重研究分析,而且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小投资者,引导市场资金合理流动,抑制投机。
基金吸引新资金入市,还间接为国企上市、募集资金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在股市平淡的情况下,全国仍有103家企业发行股票上市,市场筹资总额达850亿元,基金功不可没。据统计,仅首批两只基金推出期间,全国就新增开户14万户,约吸纳场外新资金40亿元,为股市注入了新鲜血液。正因为这种机制,才使证券市场扩容有了重要保证,从而促进了国有企业顺利上市筹资、转换机制。
远大前程
国外经验表明,基金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经济的增长、社会财富的积累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增长使社会累积了大量的财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近6万亿元,保险资金、退休和各种社会保障资金的余额达数千亿元。证券市场规模以年均30%的速度扩张,目前总市值已达2万亿元。基金发展的基础十分雄厚。
应该看到,一年来,中国证监会依法监管、精心培育,积极稳妥地推动基金的发展,为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金管理公司则分别确立了清晰的业务操作程序,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基金管理水平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磨砺和提高;更为难得的是,一批熟悉业务的基金人才脱颖而出,一批留学海外的学子也纷纷加入基金经理队伍。这一切,为基金的发展凝聚了绵绵底蕴。
在美国等国家,已有几十年发展史的基金仍然经久不衰。1970年,美国基金规模仅为476亿美元,到1997年则激增到4.5万亿美元,占同期股市市值的40%,新注入股市的资金中80%来自基金。我国基金规模仅占股市流通市值的2%,虽属起步阶段,但已呈现出蓬勃生机,增长潜力巨大。只要从严监管,规范运作,大力发展,锐意创新,我们必将走进一个灿烂的基金时代。(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去年3月新基金推出后,在各家报纸上掀起了一股“基金热”。
本报记者李舸摄
下图为嘉实基金管理公司研究分析人员在研究大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