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助老工程在行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4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特稿

  一九九九年,是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老年人年”。也许,您还没有意识到,“老年型社会”正同新世纪一起向我们走来。
  助老工程在行动
  唐维红蒿连开
  如果您家里有一个孩子,请告诉他:孝敬老人乃做人之本;
  如果您身边有一位老人,请走近他,让他感受到晚年的温馨;
  如果您是一位成功人士,请率先垂范,与老人分享您成功的甘甜;
  只要您是社会的一员,请尽己所能,伸出帮扶之手!
  ——题记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近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7%,并且正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递增。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四川、山东已先于其他地区成为老年型省市。到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32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步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的实现而到来的,经济的发展为人口老龄化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底子薄,经济实力有限,法制建设、产业结构、社会服务等诸多因素准备不足;加之,孤老家庭与日递增,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削弱……这一切将使我国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1996年9月,中国老龄协会、中国老年基金会联合推出“助老工程”,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向老年人提供社会帮助及服务。
  助老工程启动两年多来,采取有效措施向亟须社会帮助的贫困老人提供救助,创建了缓解老、少、边、穷地区贫困老人就医困难的“助老公益药房”,在发挥社会养老补充作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1998年12月11日一大早,全国助老工程办公室里就响起了急促的铃声。话筒里传来一位老大娘的声音:“今天早上我看了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忍不住要给你们打电话。我实在太难了……(电话里声音哽咽)自从1973年我爱人得了癌症,到现在已经瘫在床上20多年了。这20多年不知道是怎样过来的。现在我年纪大了,又得了肾炎、神经炎,接连住了两次医院……今天看了你们的呼叫网络,太好了,我太需要了!我只盼望能早点把网络开通到我们这里。”
  打电话的是住在北京朝阳区呼家楼南里50多岁的退休干部纪富慧,她讲的呼叫网络就是全国助老工程在北京朝阳区潘家园地区建立的“社区综合服务呼叫网络系统”试点。
  “呼叫网络系统”是适应强化社会养老功能和全面发展社区服务的需要而建立的。由社区管理部门组建网络管理中心,借助电脑和呼叫终端等现代化设备,将服务的触角伸向每一个家庭,从而构建起面向21世纪的社区服务和安全保障体系。这是全国助老工程献给国际老年人年的最好礼物,它将让独处的老人安心,让外出的子女放心。
  潘家园的呼叫网络系统经过数月的紧张筹备,于去年12月10日正式开通。按照全国助老工程的建设规划,在试点取得经验后,将面向全国各大中城市推广,凡具备实施条件的社区管理部门,均可得到全国助老工程免费提供的网络建设所需设备。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助老工程刚一推出,就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响应。全国政协常委、陈云同志的夫人于若木亲自来到助老工程办公室,捐款1.2万元,以表达对助老工程的热情支持。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一位不愿留名的抗战时期的老干部在电话中说:“人人都有老的时候,都有需要人帮扶的一天。”他一次就捐款5000元,并表示将继续捐助。
  以“服务社会,弘扬新风”为己任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自1993年实施以来,也一直把帮助老人、残疾人、下岗职工和部分离退休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作为工作重点。1994年3月5日,团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团组织开展“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保健、生活服务、家教服务、科研成果整理、助耕助收等;服务对象主要是老知识分子、老干部、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等。在目前170万户(名)“一助一”服务对象中,孤寡老人、离退休老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各地还结合本地实际,以“一助一”为主要形式,开展了各种为老人志愿服务的活动。
  浙江省从1994年起,实施“敬老工程”。通过新闻媒介发布孤寡老人的求助信息,志愿者结对认亲,长期服务。全省共有6万名老人找到了“不是儿女,胜似儿女”的亲人。北京市宣武区牛街地区的团组织,为孤寡老人提供生活服务综合包户已坚持15年。
  1999年新年伊始,全国妇联就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发挥“五好文明家庭”的带动作用,尊老敬老、爱老养老,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的关心、爱护、慰藉和帮助。
  正如于若木同志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应该成为现代文明人的标志;为老人提供社会帮助不仅是党和政府的事,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下图:江西省肺科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的志愿者坚持数年每周上门为南昌市老年公寓的老人义诊。老人们感激地将“医德高尚,施惠老人”的锦旗送给青年志愿者。龚青萱提供(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