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农业产业化与扶贫——记海南恒泰公司的光彩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15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

农业产业化与扶贫
——记海南恒泰公司的光彩之路
晨声
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端的省份,地处热带。由于种种原因,全省仍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和5个省级贫困县。作为全国工商联理事单位的恒泰芒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把扶贫和自身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参加光彩扶贫事业。
恒泰公司认定,芒果、西番莲等热带水果种植是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道路。热带水果种植先后被列为国家重点扶贫项目、绿色食品重点项目、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为了使农民得到实惠,公司的种植基地覆盖了海南省的10个贫困县,还扩展到了广西百色地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为解决当地农民和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起到了直接推动的效果。
荣获中国光彩事业奖章的恒泰公司董事长李长盛曾在高等学府任过教授,他深有体会地说:“农业的根本出路是产业化。为了摆脱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方式,我们采用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方式,以公司基地为‘龙头’,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公司自己开辟了种植基地2万亩,建立了一系列加工企业,吸收了当地5000余人就业。除此之外,公司通过种植推广方式合作开发芒果、西番莲生产基地10万亩,与广西百色政府合作开发芒果基地33万亩,吸收当地10万农民参加到热带水果种植的队伍中来。作为“龙头”的恒泰公司通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产业化生产链。公司调动自己的实力,采取统购包销的形式,实行最低保护收购价。一方面利用公司的鲜果营销网络、营销战略和营销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零散农户、农场的商品果鲜销产量;另一方面将暂不能鲜销的果子,由公司全部收购制成原浆或其它干果制品。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果农的鲜果出路,基本上扭转了“果贱伤农”和卖果难的局面。(附图片)
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将分散的一家一户小农经济带入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市场经济。图为恒泰芒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广西百色地区的现代化水果原浆生产线。海仁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