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自我批评“四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16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自我批评“四忌”
廖双全
“三讲”教育要真正解决问题,重要的是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里侧重谈谈自我批评。
自我批评说起来容易,真要做好,就有些难了。重要的是要做到“四忌”。
一忌“顾面子”。脸面人皆有之,领导干部对于自己的面子往往看得更重一些。领导干部是应该有自己的威望、尊严和身份的,问题是这种威望、尊严和身份靠什么来维持。一些干部认为,要保护自己就不应多说,说多了,说深了,会不利于自己的面子和威信。于是,只拣次要的说,只拣大家知道的说,只拣过去的说,只拣表面上的说,就成为这些干部的一般做法。其实,干部不是神,是人,只要做工作,总会有失误,群众心里是有数的,不会因为你讲得少,讲得蜻蜓点水,避重就轻,就信服你。所谓威信,实际上是群众的一种评价,是对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工作成绩的评价,其中就包括是否堂堂正正,是否敢于面对事实,坚持真理,纠正错误。这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气魄和胆量。大量事实证明,凡是认真严肃开展自我批评的,不仅面子没有丢,威信反倒提高了。群众希望领导干部要有一颗坦诚的心,一种老实科学的态度。
二忌“随大流”。“随大流”在自我批评中,也是常见的现象。上面讲啥我说啥,别人讲什么我讲什么,下面提什么,我检查什么。至于深层次的东西,金口难开。追究原因——甘居中游,安全保险。这往往被视为老练。其实,每个人都是具体的,每个人的优点缺点都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素质品格和精神境界都是具体的,怎么能“别人说啥我说啥”?怎么能“随大流”?中央要求通过“三讲”教育真正解决问题,真正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更好地担负起伟大的历史使命。要“随大流”也得随这个“大流”,明确这个“大潮流”。
三忌“没重点”。一些同志的自我批评往往开了中药铺,罗列一大堆现象,真正对症下药的话,有质量有重点的话不多。其实,自我批评的质量不在情况多少,而是要看是否抓住了实质和重点,是否抓住了影响工作、影响进步的主要问题。话不在多,在于深;事不在多,在于真。
四忌“戴大帽子”。所谓“大帽子下面开小差”,是说帽子很大,承接帽子的事实要么很小,要么偏离。你们说不真吗?我就调动情感神经,声情并茂。你们说不深刻吗?我就在措词上用力,不管恰当不恰当,故意拔高。这种用大帽子掩盖问题开小差的做法,自欺也是欺人,于人于己,于公于私,都没有什么好处,只能说明素质太低。
中央要求深入开展“三讲”教育,是因为领导干部身负重任。通过“三讲”教育,自觉地解剖自己,找到差距,看到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使自己成为一个新型的领导者,这是时代的需要,难得的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说,“三讲”教育不是“要我讲”,而应该是“我要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