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开门搞“三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1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漫话

开门搞“三讲”
沈小平
这次“三讲”教育,一些试点单位坚持群众路线,领导班子敞开大门,欢迎群众参与,自觉接受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一位领导干部深有感触地谈道,平时自我感觉还不错,可用群众这面镜子照一照,才知道问题还不少。在“三讲”教育中,请群众帮助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查找问题,不但把我们平时工作中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找到了,而且还集中了民智,提出了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实践证明,请群众参与搞“三讲”,不但没有激化矛盾,而且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然而,也有的单位在“三讲”教育中,对是否让群众参与搞“三讲”,态度不明朗,措施不到位。其原因主要是一个“怕”字,怕群众参与查找领导干部思想作风问题,容易激化矛盾,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这种在“三讲”教育中“怕”群众,不敢打开大门的心态,主要还是对这次“三讲”教育的目的不明确,群众观念淡漠,这本身就是这次“三讲”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广大干部工作、生活在群众之中,干部身上存在的不足,群众最清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群众是最清楚的,也是最有发言权的。只有打开大门,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找准我们思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当然,扩大群众参与度,敞开大门搞“三讲”,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要把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同加强党的领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按照党的政治生活准则办事,依据法律法规办事,防止出现过去政治运动中的那种“大民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