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从古老走向现代——记北京中医医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15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百家名院巡礼

从古老走向现代
——记北京中医医院
本报记者白剑峰
来自河南山区的李老汉清楚地记得儿子刚被送到北京中医医院时的情景:儿子患的是重度天疱疮,当时一张脸已被大疱、糜烂、脓液弄得惨不忍睹,散发出阵阵恶臭。4年前就因病辍学的儿子,曾在两家大型西医医院治疗,由于大量使用激素,引发消化道出血,皮损面积已占到全身面积的90%以上,一层层的手纸、纱布粘满全身。然而,在这里经过40天的治疗后,儿子竟干净利索地走出了医院,这是他做梦也没想到的。
中医是我国的绚丽瑰宝,长盛而不衰。北京中医医院在突出特色、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使古老的中医学走向了现代化。该院始建于1956年,当时就荟萃了京城的名老中医,目前已发展成为北京市最大的中医诊疗中心之一。其临床科室设置完全突破了传统的中医全科制,设有急诊科、内科、综合科、老年病科、肝病科等28个临床科室,包括冠心病、溃疡病、神经症、湿疹等70多个特色专台,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皮肤性病科是该院的一张“王牌”,它由我国已故中医皮科泰斗赵炳南先生亲手创建,40多年来在临床、科研和制剂开发等方面成就突出,蜚声海内外。1996年,这里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皮肤病专科医疗中心。如今,在著名中西医结合皮科专家张志礼教授的带领下,他们运用现代科研手段,使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得以升华,并造就了许多新一代名中医。在临床上,他们非常重视辨证治疗。他们认为,皮肤病虽然多发于皮肤,但常常和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中医理论讲的“有诸内必形诸外”。他们通过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找出了皮肤病与肌体内脏的关系,总结出一整套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皮肤病的经验。尤其是在红斑狼疮、湿疹、天疱疮等皮科疑难重症方面,其诊断和疗效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年门诊量达10万人次。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是国内外公认的疑难重症。以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的西医治疗,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长期运用或应用不当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甚至导致死亡。该院认为,此病的机理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其调养,外感光毒热邪,毒邪犯脏而发病。确诊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性期以激素治疗为主,迅速控制患者病情,同时配合中药清热解毒,凉血护血;待病情控制后,减停激素,以中药治疗为主,根据不同病情分为毒热炽盛、气阴两伤、脾肾两虚等症型,辨证施治,发挥中药养阴益气、健脾益肾、扶正固本的优势,调节肌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他们的这种治疗方法造福了许多患者。
针灸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它在治疗痛症上有明显的优势。北京市中医针灸诊疗中心就设在该院。其学科带头人是当代针灸大师、“三通法”创始人贺普仁教授,他在治疗弱智、子宫肌瘤、下肢溃疡等疑难杂症方面享有盛誉。该中心名医多、治疗病种多、治疗方法多,尤其是在治疗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脑血管病上成绩突出。
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该院更注重吸取西医的精华,用最先进的现代科技发展中医,使其保持永恒的生命力。院长李乾构强调:凡是分配到本院的医生,都要同时通晓中西医,学中医的必须脱产几年学习西医,学西医的也必须脱产几年学习中医,只有兼收并蓄,才能不存偏见,避免中西医之间的矛盾,真正做到哪种方法好就用哪种方法。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该院的中西医结合焕发了勃勃生机。设在这里的北京市中医肿瘤诊疗中心,以中医中药为主,中西医相结合,许多术后肿瘤病人免疫功能迅速增强,生命质量明显提高,避免了放疗和化疗的痛苦。该院还在北京首家开展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原理是直接将中西药物溶栓剂注入股骨头供血动脉,疏通髋关节附近微循环,改善患肢骨的血液供应,使坏死骨质逐渐吸收营养,并形成新骨。该院还一贯坚持“高起点、高投入、高产出”的原则,对于可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专科,给予大力扶持。如消化科为筹建全国领先的中医脾胃实验室,医院不惜巨资购置了世界最先进的设备,从而为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消化系统疾病提供了更加准确科学的依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