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为军魂塑像的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16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艺苑撷英

为军魂塑像的人
张百顺
作为八一厂最年轻的导演,宁海强这几年的成果甚丰。九十年代初一部《弹道无痕》以其朴实而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真实的心灵对话,表现了当代军人的阳刚之美,在人们心中铸起了一座俯瞰军营的大站台。这部使初露锋芒的宁海强获得了“金鸡奖”等荣誉的影片,是他聚焦于“军魂”的初次尝试。
宁海强内心深处对“军魂”的追寻由来已久。1991年在他离开新疆军营十年重回西域边关拍摄电视剧《兵车行》时,面对冰山逶迤的拍摄地域,他感怀万端:“冰山是沉默的,而在这只有军人生存的地方,军人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的范畴。从他们的身上,你可以感受到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国魂、军魂,什么是真正的民族脊梁。”也许是沉默的冰山和空旷、寂寞的自然环境构成的戍边军人“祖国至上”的氛围的熏陶,使宁海强对“军魂”的探寻如醉如痴。
宁海强艺术生涯中的另一个里程碑当数反映祖国最东端——黑龙江漠河戍边军人生活的《雪太阳》了。看过《雪太阳》的观众大概都对剧中美丽、壮观的雪景留有深刻的印象。而这也恰好正是宁海强要向观众展示的人类与自然、军人与社会、希冀与现实和谐的主旋律。军人既要有阳刚之美,更要有较之常人更为丰富、更为高尚的精神情操。《雪太阳》是一首诗,是一段充满人情味的美妙旋律。这是宁海强的艺术追求,也是该剧的艺术效果。
部队影视工作者的一项神圣使命就是要将军魂闪耀最为亮丽的英雄模范人物推向社会的舞台。就是抱着这样一种愿望,在浩瀚无垠的北疆大漠,宁海强拍出了表现北京军区给水团团长李国安事迹的电视剧《大漠丰碑》。在拍摄《大漠丰碑》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宁海强和剧组人员驻大漠、下草原、上边防,足迹遍及广袤的内蒙古大地各个角落。宁海强为此消瘦了十二公斤,同时也使该剧在“五个一工程”奖和“飞天奖”、“金鹰奖”的评比中名列前茅。
对“军魂”的执著追求,使得宁海强随后又来到了“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在海拔四千三百米的明铁盖达坂凛冽的寒风中,宁海强完成了电视剧《昆仑女神》的拍摄。该剧通过中央军委命名的“喀喇昆仑模范医疗站”的事迹,生动表现了戍边女军人的真实生活。宁海强说:“我们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进行拍摄工作的,这是一部完全真实的艺术作品。”日前该剧刚刚荣获全军“金星奖”一等奖和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奖。
这些年宁海强的创作热情几乎全在英模个人和群体的拍摄上。对此宁海强本人有自己的见解:“军魂本身更多的包容了英模群体和个人最为闪光的东西,通过对他们事迹的拍摄,对他们光芒四射的军魂的感受,可以燃起你永不减弱的烈焰,可以使你永远感受到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说这话的宁海强,眼下正注视着祖国的蓝天,他将在那广阔的天宇拍摄一部表现中国空军成长历程的电视剧《壮志凌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