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生命的绿谷——记上海绿谷集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17
第5版(社会调查)
专栏:

生命的绿谷
——记上海绿谷集团
本报记者傅昌波
上海绿谷集团是位于上海浦东开发区的一家新兴高科技民营企业,也是我国中医药产业的一支后起之秀。近年来,由他们研制生产的辅助抗癌保健品“中华灵芝宝”在市场上备受关注,并得到了不少癌症患者的认可。
癌症作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对人类的智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所带来的困扰不仅使成千上万的患者忍受着痛苦的折磨,也使科学家们感到深深的不安。绿谷集团研制开发“中华灵芝宝”正是基于这一信念而产生的,那就是运用生物学和医学的力量捍卫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人的尊严”。绿谷集团是国内最早致力于灵芝系列开发研究、生产、销售的企业之一。目前拥有3家控股公司,7家全资子公司,12家紧密型合作企业。已形成以灵芝、枸杞、苦豆子为开发源的三大系列,10余种保健品的产品格局,业务遍及中国大陆及海外。
绿谷集团下属的上海绿谷生物医药研究所聘请了以中科院两位院士为主的20人专家顾问组,组织了包括博士、硕士、中级技术人员10余人的科研开发队伍,目前已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20多家基础研究单位及临床应用单位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研究所所长陈金生教授被聘为国际中医药研究会名誉会长。在这样一支高科技队伍的努力下,绿谷集团的“中华灵芝宝”1996年研制成功,1997年8月该产品取得美国食品药品化妆品监督管理局(FDA)的通关。
绿谷集团董事长吕松涛先生认为,绿谷的“中华灵芝宝”是辅助大病治疗的,治大病就应行大善,绿谷集团的宗旨就是用他们的高科技中医药产品为人类修筑生命的堤防,让更多人焕发生命的光彩。吕松涛常说:功夫练到家了,一根木条也能当剑使。练什么功夫?练科技功夫,练质量功夫,练服务功夫。因为市场经济是知识经济、是质量经济、是服务经济。而质量靠的是人才和投入,服务则靠的是真情。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注重高科技在产业中的运用,是中草药挺进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绿谷集团不断加大科技投入。1997年,绿谷集团拿出近500万元投入灵芝产品的科研开发,开展近100个相关课题研究。德国进口的减压真空提取设备、日本进口的低温喷雾干燥设备及高速气流粉碎机等,为“中华灵芝宝”“中药西做式”的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硬件条件。绿谷集团选用药理机理明确的赤灵芝,经水浸、醇沉、密闭罐减压提取、薄沫浓缩、低温喷雾干燥等工序精制提炼出高浓度的灵芝精粉,然后用酶解、超低温处理和高速气流方法将灵芝孢籽粉破碎,最后经严格的科学方法配制生产出“中华灵芝宝”。
绿谷集团在向癌症患者这一特殊人群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提出了癌症治疗康复应由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理念,并通过建立特殊档案,定期回访用户等形式向患者提供了在医院内难以达到的服务。
绿谷集团聘请的专家经常到患者家中巡访,免费帮助病人分析病情、指导用药,让病人及家属定期“倾倒心理垃圾”,帮助癌症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起居计划,提高生存质量。1998年至今,他们已为14000多名癌症患者做了诊询记录,上门回访13000多人次,为患者提供了6万多份防癌抗癌科普知识材料。此外,绿谷集团还在全国各地举办了160多次癌症患者联谊活动,向全国5家癌症患者康复组织捐赠价值200多万元款物。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他们向北京的癌症患者捐赠了价值31.5万元的产品。
谈及未来,绿谷集团总裁臧东坡说,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和积累,他们已经为迎接方兴未艾的“天然药物热潮”做好了准备。在中医药产业化、国际化的进程里,绿谷集团愿做开路先锋和吹鼓手。1998年他们实现了产值2.5亿元,他们有信心在2000年结束的时候成为一家年产值10亿元人民币的国际知名中医药企业。
目前绿谷集团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野生草药“苦豆子”的开发已经成功,科研人员从该草药中提取的单体碱——氧化苦参碱已被证明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其疗效与基因工程药物干扰素相当。博尔泰利(苦参素)注射液已被确认为国家五类新药,被中华医学会列为全国重点推广工程项目。此外,在今年推出“宁夏枸杞王”的基础上,绿谷集团正酝酿成立一家全面经营宁夏枸杞资源的集团化企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