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癌症可防可治可缓解——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董志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17
第5版(社会调查)
专栏:

癌症可防可治可缓解
——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董志伟
本报记者李晋鸿
就癌症的发病率、发病原因以及如何防治等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肿瘤医院院长董志伟教授。
据董教授介绍,从世界范围看,癌症已发展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的癌症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我国在70年代和90年代分别作过全国性的调查,调查结果是,1973年至1975年癌症发病人数为90万,癌症死亡人数为70万;1990年至1992年,癌症发病人数为160万,癌症死亡人数为130万。20年间,每10万人发病人数从111人上升为124人,增加了13人。再从死亡病因分析,1996年始,癌症已取代心血管病成为城镇居民病亡的首要原因,约占22%。从年龄段分析,无论在70年代还是在90年代,癌症都是35至59岁人口病亡的首要原因。癌症有100多种。现在肺癌已占居第一位,结肠癌、直肠癌和乳腺癌也呈上升趋势。
董志伟教授认为,我国癌症患者增多的原因之一是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群是癌症比较集中发生的年龄群体,全人口的年龄普遍延长,癌症的发病率必然升高。原因之二是工业化造成的污染。原因之三是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带来的生活行为的不健康,应切记“病从口入”,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不仅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也能导致结肠癌、乳腺癌等。结肠癌的发生率与食肉量完全成正比。运动少、抽烟喝酒、心理不健康也是致癌的重要原因。
癌症具有不传染、不遗传的特点(只有5%—10%的高危倾向),是一种可防、可治、可减轻痛苦的疾病。有1/3的癌症可以预防,如肺癌通过预防可降低1/2至2/3的得病可能。美国通过戒烟运动,肺癌发病率5年降低了2.59%。再如肝癌,通过给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可大大降低肝癌的发生率。癌症发现得早可以治愈,如睾丸癌、宫颈癌。95%以上的一期胃癌患者病情可控制5年,89%以上的患者可控制10年。不论发现得早与晚,有一半的癌症可控制5年以上,因癌症大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这一水平已接近治愈。至于不能治愈的晚期患者,可采取姑息疗法,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联合国卫生组织制定的目标是:1/3预防,1/3治疗,1/3改善其生存质量。
谈到如何攻克癌症这一世界性难题,董志伟教授一再强调预防和康复的重要性,而目前的状况恰恰是颠倒的:重治疗,轻预防,轻康复。此外,早期诊断十分重要,正确的诊断是一切治疗的基础。
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记者请董教授谈一谈对中医治癌的看法。他个人认为中医、西医要准确定位,比如对较大的肿瘤,肯定要先采取手术治疗。中医重在调理,中医药在带病延年、减轻化疗副作用、促进康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非常光明的前景。中药治癌目前面临的一个任务是治疗的标准化,即需要建立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疗效要有严格的统计学概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