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结构调整任重道远——纺织突破口一年述评(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16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纺织突破口一年述评(下)
本报记者彭嘉陵
突破口为什么能够突破?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心大,提前作好了精心部署。其次是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经贸委到各相关部门,如财政、税收、外经贸、劳动、银行等部门,都全力支持纺织突破口战役,先后确定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各有关省、区、市都成立了纺织压锭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市)长亲自挂帅,有的省委书记和省长、主管副省长亲自到纺织企业视察指导,现场办公研究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
去年,纺织行业敲掉了512万落后的棉纺锭,对一批扭亏无望的亏损大户实施了破产,这只是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步。压锭不是目的,它只是提高纺织整体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摆脱当前困境的一个手段。如果把压锭理解为“下”的话,那么,“下”是为了下一步更好地“上”,上水平、上档次,提高整体素质。
虽然突破口第一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压锭、减员、增效都有明显成效,但纺织行业多年积累下来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地方或企业“下”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但如何上的问题还心中无数,也就是说,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未找到。这样,下岗人员的去留还是一大难题,企业效益反而下降,有的亏损企业甚至仍在增亏。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的继续疲软,给纺织业的调整带来了困难,出口自80年代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国内市场销售不旺,从客观上加快了压锭的步伐,但压锭企业原来预期的新的利润增长点没有出现,相应地为下岗职工的安置带来更大难题。据了解,去年有21个省市的纺织业未完成减亏任务,有的差距相当大,有的还在增亏;同时,有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未得到安置。这些都为纺织行业下一步的结构调整带来了难度。
按照国务院关于突破口战役的步骤,今年沿海地区压锭将进入扫尾阶段,而内地压锭将全面铺开。因此,今年纺织业的重组和人员安置任务将更加繁重,要压缩400多万锭,分流50万人。而且,今年将要压缩淘汰的纺锭大多是正在生产的“热锭”,压锭难度大大增加。同时,在去年基础上再减亏30亿元、全国国有大中型纺织企业整体不亏损的任务也并不轻松。
相对说来,敲掉锭子较为容易,而纺织业的结构调整比较困难,要调整得好则更难。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纺织业的结构调整是跨世纪的宏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因此,需要做扎扎实实的工作。希望立竿见影、希图走捷径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行不通的。
如何使突破口今年再有较大突破?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万鹏最近提出,今年将继续加大调整和改组的力度,对负债累累、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坚决实施破产,使有效国有资产向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集中,形成一批经济规模合理、竞争能力较强、能改变行业效益状况的大企业。陈旧落后的纺锭淘汰了,要用先进的纺织设备来取代,提高纺织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并进而提高纺织品的档次和附加值。目前,纺织行业的高水平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因此纺织业压锭后的重点是技术进步,要以印染后整理、织造、纺纱、纤维技术等为突破重点,进一步强化开发创新和产品设计能力。同时,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一是要提高高档服装面料的自给率;二是要开发装饰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市场;三是要生产农民需要的纺织品和服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