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西子湖畔拂清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1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好法官征文

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获得全省法院系统的最高奖赏,荣立集体二等功;63人次被省市区等上级部门授予“杭州市十佳法官”、“优秀法官”等称号。
西子湖畔拂清风
本报记者袁亚平
活现公正灵魂
公正是审判工作的灵魂,是贯穿审判工作始终的主线。
为了确保司法公正,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在案件处理中排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排除权力、金钱、人情对司法公正的影响,排除不规范的司法行为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实体上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裁量得当;在程序上做到公开公正、平等合理,充分体现出执法中的严肃性、统一性。
一次,在处理余杭市乔司某电器厂的执行案时,该厂法定代表人自称市里省里关系过硬,对江干区法院发出的传票、通知置之不理,拒不执行案件标的款。法院执行员蒋加安敢于碰硬,经过周密的调查取证,扣押了实际是该厂所有的“宝马”轿车,并顶住了各方面的说情,促使其履行了义务。
来自“上面”的说情风,是对法官严峻的考验。一次,江干区法院在审理一起交通肇事案中,某政府机关的领导向年轻的刑庭庭长冯春娟打招呼,要求关照。冯春娟不卑不亢地答道:“我会注意的,依法秉公办案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您的希望,我相信您会理解支持我们的。”
顶着当头的烈日,江干区法院经济审判庭副庭长沈慧文汗流满面。她在审理一起经济纠纷案件时,发现被告既伪造了账户又隐匿了地址,她便跑遍杭城的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终于找到并冻结了被告的银行账户。当外地的那家企业从沈慧文手中接过沉甸甸的现金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树立廉明形象
“腿不懒,勤政为民;心不偏,公正无私;手不长,两袖清风;眼不歪,明察秋毫;嘴不馋,防微杜渐。”这是江干区法院彭埠法庭法官洪子明给自己立下的座右铭。
他审理一起债务纠纷案时,被告偷偷地把一个红包塞到他的抽屉里,等他发现这个内有5000元现金的红包时,被告已出门。他向领导汇报后,就拔腿去追,将5000元如数归还。
曾创院刑事结案最好成绩的江干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郑虹,在审理一起非法拘禁案时,一被告人的家属通过各种关系,打听到她家的地址,偷偷地留下一根金手链。郑虹不为所动,当即将这根金手链上交给院纪检组。
几年来,全院70多人拒贿拒礼、拒收现金和实物折合人民币6万余元。
讲究执行艺术
江干区法院的领导认为,执行难客观上是社会问题,主观上是执行艺术问题。
为了提高执行艺术,江干区法院执行庭全体同志加强了执行心理研究,提出了执行组织艺术的新概念,着重分析了不同文化层次、经历、背景、年龄、地域的被执行个人,分析了不同性质、规模、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企业,提出了不同的执行思路和策略。
执行庭庭长叶桂堂在办理杭州中信银行申请执行宁波引发集团公司、宁波凤凰购物中心200余万元一案中,没有采用贴封条、扣押、拍卖等强制措施,而是采用攻心战、外围取证和强制评估相结合,五进宁波,二下裁定书,终于使这个案件得以执行。
在执行时,特别强调既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又维护社会的稳定。在执行杭州四季青三叉村村委会申请的200万元案件时,并没有简单地就案办案,因为被申请方杭州车辆厂是一家重点扶持集体企业,如今濒临倒闭。考虑到该厂3000名职工的生活保障及就业问题,执行庭领导苦口婆心,说服了申请方,取消了查封变卖该厂生产设备的想法,而采用该厂在其他厂的股权抵债务。
去年,执行庭共办结了1158件执行案,标的达到3亿多元。
江干区人民法院的干警们,人人心明身正,形成一股清风,回荡在钱塘江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