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在一片打假声中,有一种形式的销售却在让假货劣货肆行无忌——打假“盲点”两元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19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在一片打假声中,有一种形式的销售却在让假货劣货肆行无忌——
打假“盲点”两元店
本报记者曲哲涵
从锅碗瓢盆、针头线脑,到文具工具、箱包钟表,号称有千种商品的两元店、八元店时下缀满京城街巷,其生意火热的程度,让一些大商场也眼红。
“您买这里的货放心吗?”在朝阳区关东店一个胡同里的两元店里,记者问一位中年女顾客。“那可不敢说,便宜没好货。不过,用个一年半载也就不亏了。像这高瓷碗,商场里七八元一个呢!”记者又采访了几位顾客,他们大多是路过店门,为“一律两元”的招牌所吸引,进来随便看看的,也知道有些东西假是免不了的,比如潘婷洗发水,正式商场一般要卖到四十几元,不用想,这里的肯定是假货,知假买假的理由是:便宜,也能用。一般的八元店里都卖一种平底不粘锅,锅底也有一层黑色平滑涂层。在正式商场,这样的不粘锅价位在五六十元到一百多元,国产不粘锅的锅底涂料是聚四氟乙烯,其安全性能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市场上进口不粘锅的锅底涂料也多标有美国ASD安全标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八元锅与“真”锅锅底色光上的差异,可店家却说这种锅卖得极快。还有些东西买回来用上,后果令人不堪设想。如两元钱的“多功能插座”,壳轻线细插口还不严,起火触电你找谁?
上千种的假货劣货,宽幅的生意招牌,川流不息的顾客,忙碌的点货数钱的店主。京城两元店,何以如此心黑胆大却财源茂盛?采访中非常令人遗憾的是,卖插座的这家两元店就泰然与北京市一家区级工商局毗邻。
记者找到这家工商局市场监督科的负责人。他讲,工商局对两元店中的假货劣货不是不查,若论管理不力,他们也有“苦衷”:
一是在市场检查制度上。该区一直实行条块分割制,即一定区域内的国有商业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由不同的“专管员”负责,他们各司其职,不可越权。因此,免不了有“看不惯、说了也不算”的情形,给不法商家钻了空子。二是对两元店的经营情况不好掌握和控制。两元店经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加之经营额不大,出了问题罚得也不重,隔靴搔痒,店主大不了弃窝换地方再办。三是在立案调查上。局内实行“千元立案制”,消费者对两元店的产品从没有投诉过,即便有来投诉的,两元八元的东西,一般也不在立案调查之列。四是消极质检。除年检外,工商局平时的商品检查只是查商标,不查内在质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也不会对两元店的商品主动进行定期检查。这位负责人解释说,质量技术监督站属企业,要自负盈亏,工商局是事业单位,经费有限。
这样的两元店,还要火多久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